南安市教師進修學校 蘇達鳳
【內容簡析】
本課兩首古詩均為唐代邊塞詩。《從軍行》描繪了守邊將士的艱苦生活和英勇戍邊的胸懷,全詩格調悲壯,洋溢著將士們的英雄主義氣概!度虑方栌脻h代李廣將軍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勇敢機智、武藝高強、具有神力的邊塞將軍的威武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將領的贊賞之情
【設計理念】
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不斷理解、感悟、體驗、積累,教師則從中起指導、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使學生自主、主動、生動地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默寫《塞下曲》。
【重點難點】
重點: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感情。
難點: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簡介作者
1、背誦學過的古詩,漫談學習古詩的方法。
2、揭示課題,板書:《從軍行》《塞下曲》
3、簡介作者。
二、初讀古詩,引入意境
1、教師范讀,激發(fā)熱情。
2、自讀,掃清障礙:
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字典讀準字音。
反復讀,讀正確,讀熟,為理解古詩掃清障礙。
同桌互讀,互相正音。
3、指名讀,注意讀出停頓。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找出重點字詞,結合課后注釋理解或請教老師、同學。
2、借助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兩首古詩的理解。
3、交流對詩歌大意的理解,教師相機指導
四、認認寫寫,正確識字
1、交流記住生字的好辦法,準確建立字音與字形的聯系。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書寫。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讀古詩,理解個別字詞的意思。
2、分別說說兩首古詩所描寫的內容。
二、細讀古詩,感悟意境
(一)學習《從軍行》
1、出示課文掛圖,教師感情朗讀。
2、出示問題,引導讀、悟: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從中你有什么感受?
(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戍邊將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讀,體會詩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齡,你該怎樣讀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二)學習《塞下曲》
1、指名讀,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平明)
2、自讀思考:
(1)結合插圖,說說在“夜”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結合詩句想象:“平明”來到現場,將士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心里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想?
3、匯報交流,師相機把學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誦讀古詩,體會邊塞將軍勇敢機智、武藝高強、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默寫《塞下曲》。
2、收集贊美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 古詩兩首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