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激發(fā)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九自然段中的反問句和第十自然段中的打比方的句子是理解上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錄象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能讀準字音、詞語,讀通課文。
2、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脈路。
3、學習第一段。
二、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1我給江主席獻花
2、交流:通過預習,你對課題了解了多少。
(如:課文里的“我”指的是誰?“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給江主席獻花?為什么給江主席獻花?)
三、初讀文章
1、同桌互相檢查預習的情況
2、老師檢查預習的情況。
(1)、檢查生字的預習。
a、抽讀詞語的卡片。
b、檢查對生字音的掌握情況。
瀝(li ni)頰(jia xia)踮(dian dian)吻(wen weng)
秩(zi zhi)頻(ping pin)恥(chi ci)
(2)、交流在朗讀中不理解的詞語,一起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進行解釋。
(3)、檢查長句子的朗讀情況。
a、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首任行政長官/ 董建華伯伯/ 就站在我的身旁。
b、我/ 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 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朗讀,再一起朗讀)
四、再讀課文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組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讀錯字,基本流利,同桌互相評點。
五、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脈路。
1、出示段落大意,齊讀。
(1)“我”和歡迎隊伍在機場等待江主席。
(2)“我‘給江主席獻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忘不了這一天。
2、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改為:聽錄音,邊聽邊思考)
3、四人小組討論,按照段落大意劃分段落。
4、交流意見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六、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輕聲地朗讀文章的第一段
2、畫畫圈圈點點,在句子上做出相應的符號。
3、交流自學的收獲:
時間:
地點:
天氣:
人物:
人物的心情:
重點體會人物的心情,找出相應的詞語,內化成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先指名朗讀,再齊讀感受。
(興高采烈,秩序井然,興奮,激動,顧不得)
4、是呀!香港人民等待祖國的領導人物江主席的確是令人興奮激動的。小作者也不例外,并且今天他還遇到了他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下堂課繼續(xù)學習。)
5、細讀第3~7自然段
(1)、自由地練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指名說說你從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七、自主的以學習組為單位學習生字。
八、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2 激發(fā)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復習導入
1、讀題
2、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板書: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
3、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我當時無比幸福的心情。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課文第一段,在等待江主席到來之際大伙兒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請你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有關句子。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過渡:人們站在紅地毯兩側,心情是一樣的,他們都在興奮而激動地等待著江主席的到來,竟顧不得擦去臉上的雨水。盼著,盼著,中央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1、輕讀第二段,你感受到每個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2、交流
a第8小節(jié),抓住“沸騰”,指導讀“來了!來了!”要讀出香港同胞等待中央代表團的急切之情。
b第9小節(jié),重點指導讀江主席“滿面春風地走下舷梯,邁著穩(wěn)健的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要讀出他心情的激動和興奮。
c第10小節(jié),指導看圖
此時此刻,我有這樣的感受:
(出示: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你們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請看這些資料:
1840年英國發(fā)動侵華的鴉片戰(zhàn)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洗刷了百年恥辱,這說明祖國——
每一個中國人怎能不為之激動萬分、無比幸福呢!我們來看——(看圖:人們手拿——不斷地——)
歷史記下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幕,江主席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長官董建華相互擁抱、相互問候(看圖)
六、總結
七、作業(y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