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只有學會關心周圍的事物,學會關心他人,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充滿快樂。
2、認識本課13個會認字,一個多音字“大”,會寫8個字,并學會積累詞語。
3、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掌握8個字的正確讀音,記憶字形,規(guī)范書寫。
三、教學難點
理解黃鸝媽媽說的話。
四、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磁帶、電腦動畫或圖片。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配樂課件(或出示圖片),教師引入: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居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畫面上這只小鳥你認識嗎?
2、如果學生認識就讓學生來介紹,如果學生都不清楚,教師告訴學生:這只鳥叫黃鸝,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翅膀的外緣黃色,嘴淡紅色;叫的聲音很好聽,吃森林中的害蟲,對林業(yè)有益。
小黃鸝是我們的新朋友,今天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二)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看配樂課件。
(三)學生自由讀文,感知內容。
1、選擇個人喜歡的方式讀書,利用拼音認識生字,標出自然段。
2、出示識字卡片,認識字詞。(學生搶讀、指名讀)
li li di ci zheng zhen song sen
離開黃鸝第一次整天真好送給森林
yi dai zhibing bi chang
醫(yī)院大夫治病比賽唱歌
3、匯報標畫自然段情況。(10個自然段)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例:媽媽為什么說“要做的事多著呢,可不光是捉蟲子呀”?
小黃鸝為什么把捉到的蟲子送給白頭翁?
媽媽為什么高興地笑了?
(五)細讀探究,釋疑明理。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1—4自然段。
第一次離開媽媽回來后,小黃鸝和媽媽是怎么說的?
小黃鸝說:“我只顧捉蟲子,什么也沒看到!
2、課件演示:媽媽停了停,說:“孩子,我們要做的事多著呢,可不光是捉蟲子呀!
(1)讀一讀。
(2)重點理解。
(3)指導朗讀。
如果你就是黃鸝媽媽,你會怎樣對小黃鸝說呢?(多找?guī)酌瑢W讀)
(4)分角色朗讀1—4段。
詞語“不光”是什么意思?能換個詞嗎?
3、自讀5—10自然段。
聽了媽媽的話后,第二次離開媽媽,小黃鸝做了什么?
(1)各組匯報:小黃鸝把捉到的蟲子送給白頭翁;到森林醫(yī)院請來啄木鳥醫(yī)生給白楊樹治病:跟小百靈學唱歌。
(2)總結,體會。
你喜歡這只小黃鸝嗎?為什么?(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善良的、熱心的、好學的)
(3)練習分角色朗讀,兩個同學互讀,男女生表演讀。
(六)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課文學完了,同學們可以提出問題再討論,如:媽媽高興地笑了,她會說些什么呢?小黃鸝第三天出去后又會做些什么事呢?
(七)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個人練習,認讀13個會認字和一個多音字。
哪個字的讀音易錯,請多讀幾遍。
2、提出易錯的字,指導讀準字音。
li li
同音字:離 鸝
zheng zhen
易混音:整 真
da dai
多音字:大(大)
3、讀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4、掌握8個會寫字。
(1)分組學習,記憶字形。(每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各組匯報學習情況。
識字方法介紹:
①換偏旁法:次—吹—歡。
②加偏旁法:真—具。
③順口溜記憶l真—三人—日去春游。
④換一部分記憶:親—辛,強調“親”字下半部分是“小”字加一橫。
⑤分部分記憶:治,左右結構。左邊旁,右邊上半部是,下半部是口。
唱:左右結構,左邊口旁,右邊兩個扁日,上面小,下面大。
⑥按筆畫記憶:比的筆順是
(3)同桌互練,檢查學習情況。
5、指導書寫。
(1)先觀察每個字每一筆占格位置。
(2)用鉛筆在字帖上描寫。
(3)用電腦課件指導寫好“次、唱”兩字。(或板演)
(4)抄寫。
(三)鞏固練習。
1、讀讀“我的詞語庫”。
2、分組進行擴詞練習,學習積累詞語。
3、開火車游戲。(分組競賽,記錄全組成績,獲獎組獎給小紅旗。如有錯時,組內給予幫助,體現團隊精神)
(四)練習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板書設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