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進一步學習運用瀏覽這種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漢語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豐富積累,收集新名詞
重點難點:通過詞語的變遷體會到語言的魅力。
教學準備:
查找李白“天長水闊厭遠涉”及杜甫“浩劫因王造”詩句意思及出處。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方法:自讀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詞語的變遷。
2.讀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針對課題提問題,結(jié)合板塊題目談談你對文題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初讀課文。
2.運用多種方式學習本課生字。
3.進行寫字指導。“蘿”“媒”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記。
重點學習“攀”字的寫法。
三、再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四、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了解各段大意。
二、切入文章重點內(nèi)容。
學習課文第一段。
理解“從漢語的變遷,我們可以感受到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這句話的含義。
積累詞語:豐富多彩、歷盡滄桑、充滿朝氣、新生兒
三、自主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內(nèi)容,在課文中尋找漢語變遷與時代發(fā)展的關系。
2.找一找,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有哪些特點?
3.從“平臺”一詞入手,討論同一個詞語在不同時期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4.尋找漢語家園中出現(xiàn)的“舶來客”,交流匯報。
四、拓展:
1.“天長水闊厭遠涉”出自李白《梁園吟》;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2.“浩劫因王造”出自杜甫《玉臺觀》
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游。彩云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傳有笙鶴,時過北山頭。
五、指導學生留心生活中的“新名詞”,列舉“新名詞”,并探討這些新名詞背后折射出來的人們的生活和觀念的變化。區(qū)分網(wǎng)絡非正式詞語和詞語變遷的關系:
如:mm:妹妹gg:哥哥dd:弟弟jj:姐姐
恐龍:相貌難看的女孩青蛙:相貌難看的男孩
菜鳥:就是初級水平的新人大蝦:高手或是大俠
倒:暈倒,厥倒東東:東西偶:我
六、作業(yè):收集新名詞,辦一張以“詞語”為主題的手抄報。
七、配題:
1.正音字:烙lào 甫fǔ 枇杷pí pá
2.近義詞:走俏—熱銷寬泛—廣泛
3.形近字:蘿--羅媒—煤
4.積累詞語:
攀談 媒體 浩劫 變遷
豐富多彩 搖身一變 脫口而出 側(cè)耳傾聽
板書設計:
詞語的變遷
豐富多彩 搖身一變 脫口而出 側(cè)耳傾聽
課后小結(jié):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附錄 復句常用關聯(lián)詞語一覽表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