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通過老師和同學的精彩推薦,使絕大多數(shù)沒有讀過《三國演義》的同學們初步了解這本書,并對《三國演義》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愿意閱讀。
教學準備:
《三國演義》精彩圖片,電視片中的精彩視頻。
學生搜集《三國演義》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課前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植七步作詩的片段。
教師:這段視頻出自哪部名著?
學生回答
二:《三國演義》知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搜集的成果——
a.《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b.《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于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c.《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d.這些戰(zhàn)爭在作者筆下千變?nèi)f化,不重復,不呆板,各具特點,表現(xiàn)出了戰(zhàn)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對每一次較大戰(zhàn)爭的描繪,作者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將主將的性格、兵力部署情況、雙方力量的對比、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最終的結果等等,交代得清清楚楚。赤壁之戰(zhàn),是全書描寫戰(zhàn)爭最突出的。這場戰(zhàn)爭場面宏大,水上、陸地,前線、后方,正面交戰(zhàn)、暗中斗智,無不體現(xiàn)出來;人物眾多,幾乎小說中所有重要角色都露了面;思想明確,就是要表現(xiàn)以少勝多、以智謀勝驕滿、以聯(lián)合勝孤獨的軍事戰(zhàn)略。
三:問天下誰是英雄——三國英雄知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對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喜歡的)理解與把握
a.《三國演義》里有神機妙算的孔明,義氣傲慢的關云長,粗魯豪爽的張飛,愛民無私的劉備……
b.最讓我喜歡的是曹操,你一定會問我為什么。因為他有先見之明,在亂世就制造自己的軍隊。這就是協(xié)天子令諸侯。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也是有很多缺點的。第一,曹操多疑,十分信不過自己的部下。赤壁一戰(zhàn),就是因為曹操中了反間計殺了兩名大將,使他敗給了東吳。二是他生前沒定下繼承人,讓曹丕和曹植打了起來,讓司馬氏奪得了政權,統(tǒng)一了天下三國。曹氏只離成功一步,真是遺憾呀!
c.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d.《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jié),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并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四:走進三國,感悟經(jīng)典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驚心動魄,是大家了解歷史的好選擇!讀書吧,它會讓你更聰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