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莉
教學目標:
1.了解“泥人張”的高超技藝。
2.指導學生朗讀,力求讀得活靈活現(xiàn),再現(xiàn)人物奇、語言奇。
3.賞析生動活潑的人物語言、敘事語言,品味巧妙的情節(jié)安排,學習抓住一事,神韻畢現(xiàn)的寫人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1.情節(jié)曲折有致的敘事技巧,敘事一波三折只寫一事。
2.品味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以《霍元甲》畫面導入:
這是一個奇人,他令中國武術得以抬頭,以中國武德征服世界(出示圖片),他是誰呢?
對,他就是霍元甲,生活在臥虎藏龍的天津碼頭。在那個地方,有著各種身懷絕技的奇人。今天就讓咱們一起到當年的天津碼頭走一遭,看看都能碰到什么樣的奇人。
2、馮驥才《俗世奇人》介紹
這是刷子李,以粉刷而出名;這是 ,以 而出名;這位就是咱們今天要認識的泥人張,通過課前預習,大家知道他是以什么而出名的?
這些人都出自馮驥才筆下,被稱為“俗世奇人”。
請大家默讀這段話,說說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推出重點人物“泥人張”,簡介并欣賞“泥人張”作品。
接著,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泥人張的作品,能用幾個詞來形容嗎?
二、解析課題
“泥人張”泥人確實不同凡響,那作者為什么稱他為“俗世奇人”呢?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讀的過程中,注意這篇文章的語言;讀完之后,思考: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來表現(xiàn)“泥人張”是個“俗世奇人”呢?
三、探究文本
(一)說奇事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誰來說說?
概括得很詳細,課文先寫了海張五挑釁泥人張,泥人張捏泥像還擊;再下海張五出口譏諷,泥人張賤賣海張五
有誰能用一句簡潔的話來概括的?
“泥人張”智斗“海張五”。
做到能詳能略,這就真正掌握了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同學們,海張五是什么人?人品怎樣?泥人張是一個怎么的人?為什么敢和他斗?帶著這兩個問題,請你默讀課文,劃出句子,并在旁邊做上批注。
交流一:
愛擺臭架子,且蠻橫無理,故意挑釁,粗俗,完全一個活脫脫的地痞形象。
交流二:
技藝高超、有智慧、有個性
他的智慧,從他與海張五的較量上,他的“奇特”還表現(xiàn)在他的沉穩(wěn),干練,鎮(zhèn)定自若,面對無端侮辱,他后發(fā)制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致勝。(個性內(nèi)斂、不畏強權,敢于斗爭)讓人們在佩服他手藝的同時,更佩服他的智慧。
“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
請你揣摩這句話,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持怎樣的態(tài)度? (在作者看來,人有手藝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絕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
你認為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下,按作者的觀點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嗎?圍繞這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明確:但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我們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領外。還要講求與別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發(fā)展。)
(二)識奇人
課文學到這里,泥人張“奇”在哪里?你能小結一下嗎?(討論)
(1)“奇”在手藝高超。
(2)“奇”在行事奇特。
(3)“奇”在品性奇特。
(三)品奇語
同學們,想要真正讀懂一篇文章,我們還要學會仔細揣摩文章的語言。這篇課文的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并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
1、天津風味:嘛樣、砍過去、撂高的、牛
2、用語傳神:對話描寫。
3、用詞凝練:找、戳等詞語。
能不能找?guī)讉天津風味的詞語出來?給大家看一段很熟悉的廣告,這就是地道的天津話!
請你們看看這段對話,覺得怎么樣?請兩個同學配合一下!
再讓我們一起來看兩個句子:
1.“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這么說是不是太夸張了?你怎么理解這種夸張的作用?
答(示例):作者并沒有太夸張,這里運用夸張手法,突出了泥人張的手藝高超,無與倫比。
2.“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里的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你怎么理解句中加點的“找”字,試著將它換成其他的動詞,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示例):“找樂子”寫出了海張五的囂張氣焰。如將“找”換成其他的動詞“玩”、“叫”等,表達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這就是體現(xiàn)了馮驥才文化小說的語言風格,在他的很多小說中都可以看到。
同學們,平凡的世界中有許多種行業(yè),如:釘鞋匠 、 清潔工 …… 在這些最普通的職業(yè)中,他們也能不同凡響。想想:你身邊有那些手藝奇絕的人?(老師找的一些資料:農(nóng)村婦女的剪紙、木匠 ……)
四、全文小結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jié)、語言。泥人張的從容自若,后發(fā)制人;海張五的狂妄、跋扈,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的高超本領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天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值得深思的是像泥人張這樣的“民間奇人”越來越少,民間手工藝品也日漸稀少,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最后,送大家一段話吧,請看大屏幕!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一種生活的記憶。如何對待民俗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更是一個關系民族的命運與走向的問題!不要讓中國優(yōu)秀的民俗文化在我們手中遺失!
七、布置作業(yè)(分層次自由選擇)
1、課外閱讀《俗世奇人》其他篇目。如:《酒婆》、《張大力》、《蘇七塊》、《青云樓主》等經(jīng)典作品。并試比較與《泥人張》有何異同。(初級)
2、利用課余時間觀看中央電視臺第三套“想挑戰(zhàn)嗎?”節(jié)目,選擇你最欣賞的奇人、高人,寫一篇人物速寫。要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方面的特征,寫出他們的奇處、絕處。(中級)
3、從課堂走向社會,學以致用,從保護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給有關部門提些建議。或思考杭州著名的民俗文化街河坊街今后的發(fā)展、定位。(高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