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國波恩一個音樂家的家庭,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十歲舉行首次公開演奏會,十二歲開始作曲。二十二歲起定居維也納。當時正是奧地利封建統(tǒng)治最黑暗的時代,他十分憎恨專權(quán)暴政,極其蔑視封建貴族的偏狹庸俗。他早年受啟蒙運動和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影響,畢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當時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當他五十歲時,兩耳失聰,但仍堅持創(chuàng)作。他一生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鋼琴奏鳴曲三十二首。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集古曲派的大成,開浪漫派的先河,對歐洲音樂藝術(shù)革新與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奧地利維也納逝世,終年五十七歲。 |
課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一首著名的鋼琴奏鳴曲。課文寫的是關(guān)于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一個傳說。“傳說”是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是,民間傳說能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好惡。從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貝多芬是怎樣的一位音樂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