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志愿軍戰(zhàn)士稱朝鮮人民為“親人”?他們是怎樣成為志愿軍戰(zhàn)士的“親人”的,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中朝兩國人民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的?
首先,作者講述了大娘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一是幾夜沒合眼給志愿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zhàn)中,冒著炮火給志愿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掩護在她家里休養(yǎng)的志愿軍傷員,失去了惟一的親人小孫孫;接著在和小金花話別時,講述了為救出志愿軍的偵察員,小金花的媽媽犧牲了生命的事;然后在和大嫂話別時,作者又講述了大嫂為了讓志愿軍吃到蔬菜,跑到前沿陣地去挖野菜,被敵人的炸彈炸傷,成了殘廢的事。
2、“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這句話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雪中”的危急,哪些詞句寫出了大娘“送炭”的不畏艱險?
上文中“空著肚子”、“與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寫出了志愿軍急需幫助的困境,“帶著”、“頂著”、“冒著”、“穿過”、“送到”這些動詞寫出了送打糕的艱難不易,所以當時有許多戰(zhàn)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也使我深受感動。
3、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使你感動呢?為什么?
小孫孫是大娘惟一的親人,是大娘的至親至愛,可為了志愿軍,大娘寧肯失去了惟一的親人,這決不是一般情誼,還有小金花的媽媽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出志愿軍,大嫂為了給志愿軍挖野菜,不顧生命危險到前沿陣地,也付出了血的代價,許許多多的朝鮮人民不惜用鮮血、生命保護著志愿軍,難怪志愿軍深情地呼喚他們是“親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