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呢?請你自由讀課文,說說地球有什么特點?(美麗而又渺小。)
⑴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地球的美麗?
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確實好看極了。
⑵為什么將地球比做“母親”和“搖籃”?
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
⑶為什么說地球是渺小的,人類活動范圍更小?
地球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⑷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說明地球小,人類活動范圍更。
運用了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
⑸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是美麗的、壯觀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們?nèi)祟惿畹姆秶呛苄『苄,我們?yīng)該怎么做呢?
珍惜地球,愛護地球。
2、學習第二段:
⑴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畫出來。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⑵文中的自然資源指什么?
文中自然資源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產(chǎn)資源;一種是可再生資源,如: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
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表現(xiàn)在哪里?其結(jié)果如何?
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結(jié)果:礦產(chǎn)資源越來越少。
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結(jié)果: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zāi)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什么是“節(jié)制”和“不加節(jié)制”呢?
節(jié)制就是限制,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不加節(jié)制就是沒有限制,沒有計劃地隨意進行。
3、讀讀這兩句話,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zāi)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這段話說明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隨意毀壞造成的嚴重后果!氨緛怼币辉~說明水、森林、生物和大氣這些資源不像礦產(chǎn)資源那樣,原來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一句,充分地說明了人們帶給地球的危害,使得可再生的資源不但不能再生了,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zāi)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明確表明,如果人類不去愛護自己的地球,那么人類的生存都將會面臨嚴重的威脅。
4、學習第三段:
⑴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呢?地球在宇宙中這樣渺小,自然資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說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這樣的說法能行嗎?為什么?讀第三段思考。
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遙遠的事情,即使實現(xiàn)了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況且火星或月球上缺少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氣等。因此移居到別的星球是不可能的。
⑵再讀這一段,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5、學習第四段:
⑴實際上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如果我們破壞了地球,我們就別無去處。我們?nèi)祟愘囈陨娴闹挥幸粋地球,我們應(yīng)該如何做呢?讀讀這一段。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⑵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1、2句和3、4句是什么關(guān)系?能試著說說嗎?
因果關(guān)系。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6、總結(jié)全文:
本文列舉了大量事實數(shù)據(jù),一層一層地讓我們了解了地球的知識,了解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我們?nèi)祟愘囈陨娴闹挥羞@么一個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護,那將會給我們?nèi)祟悗韲乐氐耐{。我國政府把環(huán)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應(yīng)該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自覺地承擔起保護地球的責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