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剝削壓迫十分殘酷,加上連年內戰(zhàn),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作者本人因憎惡趨膻逐臭的官場,毅然選擇了躬耕田畝的生活道路。在長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漸體驗了普通農民的歡欣和痛苦, 了解了他們的愿望,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據(jù)自己的社會理想和農村生活感受而虛構的一個理想社會。
詩人這一理想的產生,是有其現(xiàn)實基礎的。漢末以來,國內戰(zhàn)亂不止,人民往往自動結集起來歸附于某一有威望的大姓,筑塢壁以自保。詩人在<<擬古>>詩中所稱頌的田子泰,就是漢末魏初的一個著名塢主。當前西北人民為逃避苻 秦的暴虐統(tǒng)治,也有此種形式的組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