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致精巧的層次結(jié)構(gòu):
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很別致,從頭到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妻、妾、客是三層:“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層:“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百姓,又是三層。上賞、中賞、下賞,是三層:“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層。這些都是比較容易識記的。在看,鄒忌自以為美于徐公這一事件的發(fā)展,在時間上是三層:“朝”、“旦日”、“明日”是也。鄒忌的思想轉(zhuǎn)變過程也是三層:“孰視之,自以為不如”是第一層:“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是第二層;然后到“暮寢而思之”是第三層,找出了矛盾的焦點。全部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是三層:鄒忌現(xiàn)身說法進行諷諫是第一層;齊威王“下令”廣泛征求意見是第二層;最后使鄰近的諸侯國都來入朝,“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是第三層。
本文采用了“三疊法””
三問: 妻妾客
三答:由衷熱情拘謹勉強阿諛奉承
三比:我→國王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nèi)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 中賞 下賞
三時:令初下 數(shù)月之后 期年之后
妙處:前后呼應,上下關(guān)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jié)構(gòu)。
2、巧妙的諷喻手法:
比喻說理能用具體的事實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國君能不能納諫,能不能廣開言路以免受蒙敝,修明政治,是一件關(guān)系國家興亡的大事。但一開口就提到應該納諫,可能會使他抵觸,不易接受。個人美不美的問題,妻、妾、客和自己對這問題的看法是生活小事,很具體,又能引起國君的興趣。這個生活小事同國家大事之間,在“受蒙蔽”這一點上,有相似之處,可供類比,把兩件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以小喻大,能收到很好的說服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