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齊地方千里。
直譯為:現(xiàn)在,齊國的土地方圓千里。
解釋為:“地方”是兩個單音詞。地:土地,領(lǐng)土;方:方圓。今常指“某一區(qū)域”。翻譯時要注意古今意義的區(qū)別。此句言齊國土地遼闊。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直譯為: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失的,授給上等獎賞。
解釋為:此句中的名詞“面”作狀語,表示動作為“刺”的方式:當(dāng)面。
“受”同“授”,授予。這句話表明了齊王納諫的措施、決心。
3、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直譯為:他的妻子說:“你漂亮多了,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解釋為:君:對鄒忌的尊稱。甚:極,很。何:疑問代詞,用在動詞前作狀語,表示反問,怎么,哪里。及:趕得上,比得上。妻的回答先從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再和徐公比較,語氣極盡贊美,表現(xiàn)出偏愛之情。
4、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直譯為:妾說:“徐公哪能趕得上你呢!”
解釋為:妾的回答雖然同樣是肯定的,但是少了“君美甚”這三個字,不像妻子那樣稱贊,心中另有看法,不好直說,表現(xiàn)出一種畏怯的心理。
5、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直譯為:客人說:“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解釋為:不若:不如,不及。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詞組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蛯奔傻幕卮鹂隙ǖ囊馑己苊鞔_,但語氣要比妻、妾的回答淡漠得多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客從外來訪,是“欲有求”于鄒忌,因而他一方面要討鄒忌的歡心,另一方面,又對這一話題不感興趣,就隨便敷衍了一句。
6、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直譯為:王宮里的嬪妃以及左右近侍沒有誰不偏愛王的,朝廷的臣子沒有誰不怕王的,全國范圍內(nèi)沒有誰不對王有所求。
解釋為:鄒忌由己之蔽推及王之蔽,即入朝諷諫,他的諫辭又是用了比喻與排比。用宮婦左右暗比妻,用四境之內(nèi)的人暗比客。諫辭入情入理,委婉動聽,恰似緩緩清風(fēng)拂面而來,頓使齊王頭腦清醒,茅塞頓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