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有一篇《皇帝的新裝》的童話,那里面說,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愚蠢,從皇帝、大臣到百姓,都蹬著眼睛說假話,把根本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裝”,吹得美不勝美;只有一個三歲頑童,說了真話,揭穿了這場騙局。安徒生的這則童話,是教人們誠實,不欺騙、不說謊。
可是有些人總是相信欺騙、說謊,是一種獲得名利的有效手段。在他們看來,欺騙的手段,與資本一樣重要,能促進(jìn)成功。實際上,這是很錯誤的。英國業(yè)余地質(zhì)學(xué)家查理,多森,為名利所驅(qū),先后在1911年、1915年,兩次預(yù)先把假化石埋在皮爾特頓沙丘中,然后向世人宜稱他兩次在同一沙層中挖掘出古代人頭骨化石。開始還真的蒙騙了一些善良的人,將他的“發(fā)現(xiàn)”定名為“多森原始人”;后來經(jīng)過科學(xué)家反復(fù)測定,真相大白。多森落得個欺世盜名,被人恥笑的下場。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你可以在一定的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一定的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
如今在市場經(jīng)濟(jì)里,欺騙和說謊也多了起來。虛假廣告,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產(chǎn)品,屢見不鮮。說謊、欺騙者不明白,欺騙行為終究是要失敗的。當(dāng)人們發(fā)現(xiàn)了和上了一次當(dāng)后,還有誰相信這樣的廣告,還有誰愿意再去光顧這家商店?翻閱美國的商業(yè)歷史,可以看到幾十年前的大商店,今天依然存在的寥若晨星。那些商店,當(dāng)時做各種欺人的廣告,做各種欺人的勾當(dāng),雖盛極一時,但是壽命不長,因為它們?nèi)鄙偃烁、信用作為后盾。?dāng)欺騙被揭穿后,它們就冷落、衰落下來了。
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忠實不欺、言行可靠這種活廣告,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沒有私心,沒有欺詐,不為利動,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言行忠實——這種美譽、價值,比從欺騙中的來的利益大過千倍。
一個言行誠實,自覺有正義公理作后盾的人,與一個欺騙、說謊,自知其為欺騙、說謊的人,他們所能發(fā)出的力量大小,真不知要相差多少呀!
說謊的人是人類的敗類,是墮落的人。一個人離開了真實,就失去了為人的資格,可謂衣冠禽獸。
糟踏自己的人格、名譽是值得的嗎?百合花的潔白,沾了污漬;玫瑰花失卻了芬芳和魅力,還能算是百合、玫瑰?
引自《中學(xué)生議論文手冊》中國致公出版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