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枝現(xiàn)在擔任廣州市政協(xié)主席,是小平南巡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1992年鄧小平視察廣東時,他作為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負責接待和警衛(wèi)工作,是全程陪同的少數(shù)人員之一。在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陳開枝向本刊記者回憶起小平南巡時許多鮮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片段。
名為休息,實為視察
1992年元旦,廣東省委接到中央辦公廳發(fā)來的絕密電報,上面只有短短兩行字:“小平同志要到南方休息,請做好安全接待工作!笨吹诫妶蠛螅恍┩菊J為小平同志是來休息的,主張按照休息的思路來安排。
1月19日上午,小平同志乘坐的專列抵達深圳?紤]到小平旅途勞累,第一天上午安排休息,不考察。沒想到小平同志進房不一會兒就出來對陳開枝說:“你快去叫車,讓我出去看看吧!”
陳開枝說:“我們計劃是下午出去的,您還是先休息一下吧!毙∑郊鼻械卣f:“你不知道,我坐不住啊!”于是,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同志和陳開枝就陪著老人家先在院里散散步,并臨時安排下午去參觀市容。
陳開枝說:“他對外說是來‘休息’的,實際是來做調查研究的。他要用廣東、上海等地進行的實踐,來檢驗他親自制定和確立的黨的基本路線!
凝望香港,情意深重
1月19日下午,小平同志視察完皇崗口岸,對身邊的同志說:“對辦特區(qū),從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擔心是不是搞資本主義。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回答了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人。特區(qū)姓‘社’不姓‘資’!”
陳開枝回憶說:“我當然知道他是在批評那些對經(jīng)濟特區(qū)進行各種非議的人,可以看出,老人家對那些人顛倒黑白、混淆事實的行為非常氣憤。”
從皇崗口岸出來,小平同志來到深圳河大橋的橋頭邊境上,他久久凝視著對面的香港。當時,小平同志沒講話,站了很久,風又比較大,不斷地把他的大衣吹起來。陳開枝忍不住上前,輕聲說“風大了,上車吧”。但小平依然默默地望著,過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轉身上車。
22日,小平同志一家到深圳仙湖植物園植樹。面對一種被稱為“發(fā)財樹”的樹,小平的女兒鄧榕對小平同志說:“以后,咱們家也種一棵!睋(jù)陳開枝回憶,小平當時深情地說:“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fā)財!
25日,小平同志路經(jīng)拱北,他指著一座舊建筑物問是什么。陪同人員告訴他,那是清朝海關遺址。一直談笑風生的老人家神色一下子凝重起來。他說:“貧窮落后是要挨打的呀!”陳開枝回憶說:“我當時就坐在他的身邊,我深刻地體會到老人家是多么迫切地希望盡快把經(jīng)濟搞上去!”
住普通房,吃家庭餐
不少人以為小平南巡一定安排在總統(tǒng)套房住,陳開枝說,其實根本不是!總統(tǒng)套房的豪華大床他是睡不著的,他不習慣那些高級浴缸。在廣東考察,他住的都是普通住房。陳開枝把房子布置得整潔得體,小平同志對此非常滿意。
陳開枝等人全程陪同小平同志南巡,卻沒有機會和他進餐。他自始至終和家人一起用餐,后來省委有領導同志提出想宴請一次,被老人家謝絕了。小平操著濃厚的四川話說:“謝謝了,不要弄了,讓我和家人在一起吧,這樣很好了,很滿意了!
小平用的菜式是樸素的家庭餐。他喜歡吃清淡的粵菜,幾乎每頓接待人員都為老人家準備一點法式烤面包,抹上薄薄的牛油,然后煮得軟軟的菜心、生菜、西蘭花、豆苗輪流上!昂唵、樸素的食宿安排使老人家感到舒服、自然!标愰_枝說。
中國人民大學苗小玲
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生一百周年。在共青團北京市委的組織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部分同學來到了小平同志曾經(jīng)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地方,開始了一場生動的“紅色之旅”。以下選登的一則自述,以當代大學生的視角表達了對小平同志的敬仰與懷念。
2004年7月8日,我們社會實踐團一行人冒著酷暑炎熱,幾經(jīng)顛簸跋涉,來到了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它位于江西省會南昌市西南方向,地處丘陵地帶。修配廠的四周非常凌亂,高豎的野草齊過人腰,碎石磚礫布滿坑坑洼洼的沙土路。這是一片偏遠荒涼之地,但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因為,這里有著小平同志的足跡。
1969年10月下旬的一天,鄧小平懷著憂黨、憂國、憂民的心情悄然惜別了北京,開始了江西的艱苦歲月。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就是小平同志政治生涯中第二次“落”下的地方。修配廠早已停止生產(chǎn),原樣保留了下來。它已成為小平同志在1969年10月~1972年3月間忍辱負重的歷史見證者。
我們參觀了小平曾經(jīng)工作過的生產(chǎn)車間。那里依舊放著各種各樣的鉗具、車床;櫥窗里擺放著小平夫婦曾經(jīng)用過的生產(chǎn)工具、縫紉機和生活用品,以及穿過的勞保服裝。車間中央還豎立著一幅大照片,那是小平同志在微笑,堅定而自信。
在車間的外墻上,有一個白色的小木牌,上面寫著“小平小道”。我們循著指示方向走去,那是一片野草叢,只有仔細留意,才能看出有一條小道,小道非常狹窄,只能容下一雙腳。這條小道從小平的居所通往生產(chǎn)車間,是當年工廠領導和工人們專門為小平修建的。工人們沿著山坡,鏟除荊棘,移開亂石,加寬田壟,填滿鏟平坑坎,修了這條小路。當年小平夫婦每天早晨7:45,中午11:30就走在這條新修的小路上。
我們一行人走在小平小道上,想像著小平當年在這里走過的情形——他沉思不語,表情沉靜,步伐穩(wěn)健。一位65歲的老人,每天走在這條極不起眼的小道上。然而,也正是在這條小道上,隨著他前進的每一步,他的思想、信念、意志也變得更加明確、堅定起來。
今天,我走在了小平小道上,體會著小平當年的氣魄、胸懷和信念。小平小道,為我積蓄了力量,讓我更樂觀、更堅強。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