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杜鵑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白居易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xì)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shù)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如湖北省麻城市市花。
【生物學(xué)分類】
中文名稱:杜鵑花
外文名稱:rhododendron
別稱: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屬:杜鵑花屬
種:杜鵑花
分布區(qū)域: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概況】
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并有以花為節(jié)的習(xí)俗。杜鵑花多為灌木或小喬木,因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習(xí)性和形狀。最小的植株只有幾厘米高,呈墊狀,貼地面生。最大的高達數(shù)丈,巍然挺立,蔚為壯觀。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統(tǒng)稱,花葉均美觀。杜鵑花屬很大,種類極富變化,約含800種。主要原產(chǎn)于北溫帶,特別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及馬來西亞山區(qū)的潮濕酸性土壤,在該處形成濃密的灌叢。本屬包括映山紅(azalea)種類,有些園藝家視之為另一屬。
杜鵑花的習(xí)性由常綠到落葉,由低矮的地表覆蓋植物到高大的喬木不等。最早于17世紀(jì)中期栽培供庭園觀賞者為密毛高山杜鵑(r. hirsutum),高可達1米(3尺)。其他由高僅10厘米(3寸)的席狀矮生種到高逾12米的喬木不等,前者如原產(chǎn)中國云南的匍匐杜鵑(r. prostratum),后者如樹形杜鵑(r. arboreum)、硬刺杜鵑(r. barbatum)及原產(chǎn)亞洲的大樹杜鵑(r. giganteum)。除了映山紅種類外,葉皆厚、革質(zhì)、常綠;花通常筒狀至漏斗狀,顏色變異頗大,有白、黃、粉紅、緋紅、紫及藍(lán)等色。
美國東南部產(chǎn)的山柳葉杜鵑(r. catawbiense)數(shù)量很多,6月花季為大煙山脈國家公園的勝景。山柳葉杜鵑與近緣種雜交,可產(chǎn)生hearty catawba雜種杜鵑。柳葉杜鵑(r. maximum)與山柳葉杜鵑的分布區(qū)重疊,且更朝東北分布,常栽培供觀賞;兩者皆可長成6米或更高的小喬木。加拿大杜鵑(r. canadense)原產(chǎn)北美東北部,在葉子展開前綻放玫瑰紫色的花朵。
【產(chǎn)地分布】
中國是杜鵑花的分布中心,約有530種,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qū)均有分布。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產(chǎn)地,均分別占百種以上,僅云南的杜鵑花品種就占全國品種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從這里引種。
杜鵑花是一個大屬,全世界約有900余種,分布于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而以亞洲最多,有850種,其中我國有530余種,占全世界59%,特別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區(qū)的橫斷山脈一帶,是世界杜鵑花的發(fā)祥地和分布中心。喜馬拉雅山脈的不丹、錫金、尼泊爾、緬甸、印度北部,種類也較多,日本、朝鮮、蘇聯(lián)西伯利亞和高加索僅有少數(shù)種類。
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棠口鄉(xiāng)龍源村口,樹高3米多,樹冠直徑5米,七枝叢生,棱干上布滿苔蘚,樹齡在400年以上,一年中僅7月份無花,其余時間均可見花,花色大紅,經(jīng)專家考證,為錦繡杜鵑的變種,十分珍貴。近來,在熙嶺鄉(xiāng)九峰寺、天平山寶林寺、劉公巖景區(qū)的山上也發(fā)現(xiàn)類似的杜鵑花。
貴州西部黔西縣與大方縣交界處有一“百里杜鵑”的地方,是延綿五十公里的一條自然野生杜鵑林,那里被稱為“地球的彩帶、世界的花園、索瑪?shù)墓世铩保ㄋ鳜斒且妥逭Z言里杜鵑花的稱呼)。此杜鵑林的杜鵑花花種占世界5個亞屬中的4 個,品種亦十分繁多。而黔西縣更是被譽為“杜鵑花之都”。近年來,百里杜鵑管理委員會加大旅游的開發(fā)力度,著力打造以彝族文化和杜鵑花文化相結(jié)合的旅游資源,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的時候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旅客。
湖北麻城分布有100萬畝古杜鵑,其中包括龜峰山風(fēng)景區(qū)的10萬畝原生態(tài)古杜鵑群落。經(jīng)專家考證,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稱華中一絕,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大的古杜鵑原始群落。其中,龜峰山“杜鵑花王”樹齡300多年,次生枝干達56枝,每枝干莖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間,樹冠冠莖達6米,覆蓋面積達35平方米,龜峰山古杜鵑群落2009年0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堪稱麻城杜鵑甲天下。
【形態(tài)特征】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于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qū)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
【生態(tài)習(xí)性】
我國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為杜鵑花屬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鵑花屬種類多,習(xí)性差異大,但多數(shù)種產(chǎn)于高海拔地區(qū),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質(zhì)、疏松、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yīng)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yīng)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并經(jīng)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于5℃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后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qū)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后極易萌發(fā),可藉此控制樹形,復(fù)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fā)新梢,當(dāng)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后萌發(fā)的新梢,尚能木質(zhì)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常見種類】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東鵑、春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云銀杜鵑。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chǎn)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qū)均有分布。新幾內(nèi)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
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花的顏色有紅、紫、黃、白、粉、藍(lán)等色。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拔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
【應(yīng)用價值】
除作觀賞,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花根系發(fā)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fā)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jīng)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tài)。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藥用,有些亦可食用。映山紅的花味酸無毒,可生食;大白杜鵑、粗柄杜鵑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優(yōu)美蔬菜;用羊躑躅的枝、葉、花浸泡漚制,可作殺蟲農(nóng)藥;興安杜鵑等,可制藥。有些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zhì),可提取栲膠;杜鵑花的木材、根兜,質(zhì)地細(xì)膩、堅韌,可制碗、筷、盆、缽、煙斗、根等日用工、藝品。杜娟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醫(yī)學(xué)上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去風(fēng)濕,調(diào)經(jīng)和血,安神去燥,民間常用此花和豬蹄同煲,可治女性帶赤下。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花語】
杜鵑花的花語——永遠(yuǎn)屬于你
杜鵑花的花語——代表愛的喜悅,據(jù)說喜歡此花的人純真無邪。杜鵑花的箴言是當(dāng)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
花語:愛的欣喜,節(jié)制,節(jié)制欲望
花色含意:愛的喜悅
白色:被愛的欣喜
它的花語為“節(jié)制”,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墻或屏障。
【傳說】
一
杜鵑花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當(dāng)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
相傳,古代的蜀國是一個和平富庶的國家。那里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盛,人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生活得十分幸福。
可是,無憂無慮的富足生活,使人們慢慢地懶惰起來。他們一天到晚,醉生夢死,嫖賭逍遙,縱情享樂,有時搞得連播種的時間都忘記了。
蜀國的皇帝,名叫杜宇。他是一個非常負(fù)責(zé)而且勤勉的君王,他很愛他的百姓?吹饺藗儤范鼞n,他心急如焚。為了不誤農(nóng)時,每到春播時節(jié),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把握春光。
可是,如此地年復(fù)一年,反而使人們養(yǎng)成了習(xí)慣,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
終于,杜宇積勞成疾,告別了他的百姓?墒撬麑Π傩者是難以忘懷。他的靈魂化為一只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fā)出聲聲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人們被感動了,他們開始學(xué)習(xí)他們的好國君杜宇,變得勤勉和負(fù)責(zé)。他們把那小鳥叫作杜鵑鳥,他們把那些鮮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鵑花。
二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杜鵑花的國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當(dāng)時稱杜鵑花為“山石榴”、“映山紅”、“紅躑躅”等。它和報春花、龍膽花合稱為“中國三大名花”,杜鵑花還列居其冠。
我國有不少關(guān)于杜鵑花的傳說,再加上歷代文人墨客在詩畫中的渲染,更為杜鵑花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著名詩人白居易寫道:“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這是對杜鵑花的高度贊美。
那杜鵑花是怎么來的呢?
傳說很早以前,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南郊的黃鶴山里有座小村莊,莊前有條美麗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長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種田打獵過活。
靠河邊住著兩家人,東邊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人叫劉鵠,每次出門都隨身帶著一樣特別的東西,那是一支排蕭。他一吹呀,就會引來許多五顏六色的美麗小鳥,在他頭頂上盤旋。他經(jīng)常捉一些蟲子喂小鳥,小鳥也常銜來一些奇花異草給劉鵠,他們成了好朋友。這些奇花異草都是些名貴的草藥,劉鵠經(jīng)常把這些草藥送給村里的窮人治病。
再說河的西邊住著一家姓王的,母女倆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賣布來賺錢養(yǎng)家。鵑子聰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織出來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鵑子心地善良,經(jīng)常接濟一些比自己還窮的人家。鵑子還會唱歌,歌聲就像百靈鳥一樣婉轉(zhuǎn)。只要鵑子一唱歌,那黃鶴山下的一片片杜鵑花就會展苞開放,而且朵朵飽滿,朵朵艷麗。劉鵠和鵑子共飲一河水,同住河岸邊,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經(jīng)常一個吹蕭一個唱歌,引來百鳥飛舞,引得杜鵑花開。
皇帝聽說鵑子既會唱歌,又會織布,而且長得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選鵑子進宮。于是,縣大爺帶了一大幫衙役直奔黃鶴山。一到黃鶴山,到處烏語花香,原來劉鵠和鵑子正在一唱一和?h大爺說明了來意,娟子不從,于是喝令幾個衙役去撞開門,劉鵠急得從吹蕭的地方跳下來要去保護鵑子。這時又有幾個衙役沖上去,他們抓手的抓手,抓腳的抓腳,把劉鵠抱了個緊,劉鵠只能干著急?蓱z體弱力小的鵑子,被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兩下就抓走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劉鵠救我!救我!……”劉鵠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鵑子被抓走了。
自從鵑子被抓走后,劉鵠天天愁,夜夜愁,鵑子媽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劉鵠心里想:就算是赴湯蹈火,我也要把鵑子找回來,于是他幫鵑子媽安頓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他心愛的排蕭出發(fā)了。他翻過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過了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了九九八十一個灣,終于到了皇城。
再說,鵑子被抓到皇宮后,皇帝就死皮賴臉,胡攪蠻纏,動手動腳,鵑子恨死了這個皇帝老兒,不管皇帝說什么,鵑子都不理不睬。是他派人闖進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劉鵠,想到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頭上砸去;实垡稽c便宜沒沾上,反倒被砸了個頭破血流,嚇得抱頭就逃。鵑子從此不吃不喝,漸漸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這時,皇帝連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鵑子就這樣躺在床上等死了。
劉鵠來到了皇宮前,他不知鵑子在哪里,更不知鵑子病得快不行了。而且到處都是衛(wèi)土,到處都是高墻,沒有一點機會可以讓他進去找鵑子。正著急間,他突然右手無意間摸到了排蕭,這下他有主意了。他趕緊扎了個風(fēng)箏,把排蕭綁在風(fēng)箏后面,接著他把風(fēng)箏放上了天。隨著風(fēng)箏在天上飛起來,他把線放得越來越長,鳳箏就在皇宮的上空飛舞,這排蕭的聲音一直傳到了鵑子那里。鵑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聽到熟悉的蕭聲,知道劉鵠來找她了,便掙扎著坐起來,唱起了家鄉(xiāng)的歌,那是劉鵠熟悉的歌。劉鵠聽到這凄楚動人的歌聲后,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鵑子知道他來找她了,難過的是他和鵑子被重重宮墻所阻隔。自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受折磨而不能救鵑子脫離苦海,劉鵠的心像刀鉸一樣難過。
于是,劉鵠便倚在宮墻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癡癡地望著天,漸漸地支持不住了,后來就變成了一只五彩繽紛的小烏。小鳥振翅飛起躍過高高的宮墻,一直飛到鵑子身邊,對鵑子“吱吱喳喳”地叫,鵑子伸出手來撫摸小鳥,說:“烏兒,鳥兒,你要能帶我飛出去該有多好!”說完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鵑子的身體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杜鵑花,小鳥銜著這朵杜鵑花,飛出了宮,一直飛到了黃鶴山下,把這朵杜鵑花栽在了鵑子家門口。從那以后,那里就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但最美的一株還是鵑子變成的那株,這株花有五個瓣,花心有一顆碧綠的珠子,叫“五寶綠珠”,它是杜鵑花中的珍貴品種。
過了許多年后,這里造了一座廟宇,叫做鶴林寺,廟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臺叫杜鵑臺,杜鵑臺上種了許多杜鵑花,各式各樣,那株“五寶綠珠”也被移植到這杜鵑臺上了,它在那花叢中,花開得更加嬌艷動人。每當(dāng)清晨和黃昏時,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臺上空飛舞,其中有一只總喜歡繞著那株“五寶綠珠”轉(zhuǎn),而且這只烏的叫聲特別凄楚,就像排蕭吹出來的一樣,據(jù)說那就是劉鵠變成的。
三
傳說古蜀國有一位皇帝叫杜宇,與他地皇后恩愛異常,后來他遭奸人所害,凄慘死去,靈魂就化作一只杜鵑鳥,每日在皇后的花園中啼鳴哀嚎,它落下地淚珠是一滴滴紅色的鮮血,染紅了皇后園中美麗的花朵,所以后人就叫它杜鵑花。
那皇后聽到杜鵑鳥的哀鳴,見到那殷紅的鮮血,這才明白是丈夫靈魂所化,悲傷之下,日夜哀嚎著‘子歸,子歸’,終究郁郁而逝,她的靈魂化為火紅的杜鵑花開滿山野,與那杜鵑鳥相棲相伴,所以,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這便是杜鵑啼血,子歸哀鳴的典故。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這鳥與花終身不棄的愛戀,乃是人世間不朽的傳奇。
【栽培管理】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播種,常綠杜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杜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度時,約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間選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插穗,插后設(shè)棚遮蔭,在溫度25℃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嫁接,西鵑繁殖采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野生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在蔭蔽條件下地栽。西鵑全行盆栽,培養(yǎng)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葉土及煤渣、鋸末等配制的培養(yǎng)土,只要ph值在5.5~7.0之間,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進行。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jù)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及生長發(fā)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zhì)忌堿性,用自來水時,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長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節(jié),要防積水;7~8月高溫季節(jié),蒸發(fā)量大,要隨干隨澆,午間、傍晚還要往地面、葉面噴水降溫;11月上旬進房,若室內(nèi)加溫,生長仍旺,需水仍大,尤其開花抽梢之際,需水更多;若室內(nèi)不加溫則生長緩慢,3~5日澆一次水即可。要薄肥勤施。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fā)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及壓條等方法繁殖。
【警告】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nèi)均含有毒素,誤食后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huán)二萜類毒素,中毒后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圖片欣賞】
麻城杜鵑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