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初生
巧合,有時象閃電,瞬間即逝;有時象幻影,難于捕捉;有時不知不覺間自己出現(xiàn),巧合的出現(xiàn),演出一幕幕歷史話劇,留給人們意想不到的后果……
1927年4月,由于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危害,導致中國革命的失敗。為了挽救革命,同年8月7日,黨中央在漢口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會議批判了他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毛澤東首次在會議上闡述“用槍桿子奪取政權(quán)”的總方針,決定發(fā)動“秋收起義”。
1927年9月初,黨中央任命毛澤東為“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為起義總指揮。9月9日,毛澤東、易禮容、盧德銘等將原南昌起義時,保存下來的國民革命軍的警衛(wèi)團、葉挺獨立團,瀏醴萍三縣的農(nóng)民軍、江西安源煤礦工人自衛(wèi)軍共計四千多人,整編為“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渡任師長(后叛變)在江西的修水發(fā)動著名的“秋收起義”。10月27日,毛澤東率不足千人的起義余部力量,在江西寧茨坪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塊紅色根據(jù)地:井岡山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了中國“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的”的偉大道路。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湘南起義”余部1800多人與毛澤東不足千人的隊伍在江西寧崗礱市會師,5月4日,兩支隊伍在礱市茅坪龍茅龍江書院大草坪舉行會師慶祝大會。建立“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陳毅任政委。6月6日,隊伍改稱“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開辟了中國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嶄新局面。
1975年9月9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操勞半個世紀,83歲的人民領袖毛澤東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