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里,蝶類只是生物群體的一小部分。它們和其他生物之間,存在著相當固定的食物連鎖關系--食物鏈:蝴蝶既是某些生物的消費者,又是其他生物的食料供給者。例如菜青蟲既是十字花科植物的消費者,它們本身又是別的生物,如麻雀、黑小繭蜂、姬蜂、金小蜂、大腿蜂、黃蜂和毒素病原體等的食料供給者,彼此形成一個很規(guī)律的消長關系。
凡是以蝴蝶作為食物的生物,均稱為蝴蝶的天敵。
蝴蝶的天敵
在蝶類一生的四個發(fā)育階段中,都可能遭受到許多不同天敵的侵襲。
卵的天敵 卵期的天敵主要是赤眼蜂屬多種赤眼蜂,它們分別寄生在鳳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和弄蝶科等蝶卵內。
幼蟲的天敵 蝶類幼蟲的天敵種類遠較其他齡態(tài)的為多,分述如下:
食蟲鳥類如畫眉、山雀、鷦鷯和繡眼等一生都在植物的枝葉叢中穿梭般地活動著,專門搜尋蝶蛾幼蟲為食。此外,許多食谷鳥類在其育雛階段也常以蝶類幼蟲為主要育雛餌料,如麻雀喜搜捕菜青蟲喂雛。其他如雞鴨鵝等家禽也都喜食蝶蛾幼蟲。
肉食性昆蟲如步行蟲、土蜂、胡蜂、獵蝽、疣蝽和厲蝽等俱以捕食蝶、蛾幼蟲著稱,其中的扁脛蝽能捕食比它體長2倍的遷飛粉蝶Ⅴ齡大幼蟲。
寄生性昆蟲中的蜂類和蠅類,常見其寄生在多種蝶類幼蟲體內,生長成熟,直至幼蟲死亡。寄生蠅類在蝶類幼蟲體內寄生的情況也極為常見,單以稻弄蝶的幼蟲稻苞蟲來說,寄生在它們體內的寄蠅種類就多達3科7屬14種之多。
此外,蝶類幼蟲也常受多種原生動物侵擾,如被真菌和病毒等寄生致病而死亡。
蛹的天敵 蝶蛹的天敵以寄生性昆蟲占最多數,根據文獻記載,特別在姬蜂科就有21屬33種姬蜂分別寄生在許多科、屬的蝶蛹體內,此外最為常見的有鳳蝶金小蜂廣泛寄生在多種蝶蛹體內。
成蟲的天敵
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多種蜂虎以及練鵲和銅綠鹟等鳥類常是捕食蝶類成蟲的健將,其中以黃喉蜂虎尤甚,當其發(fā)現(xiàn)獵取目標時,隨即飛掠過去,蝴蝶就被挾在嘴里了。有時鳥嘴并未挾著腹部,而僅僅挾住蝶翅臀角部分時,由于蝴蝶的掙扎,被挾處的翅膜斷裂而俘蝶仍能脫逃飛走。
除了鳥類,蜻蜓、盜蠅和蜘蛛等也常見其捕食蝶類成蟲。
此外,氣候因素和植物的多少對蝶類的群體也有影響。所以一個滿腹卵子的母蝶產下數百粒卵,能生存下來的個體僅是一小部分。這在種群數量上維持了一定的數目,這種微妙的自然調節(jié)在自然界中起到了生態(tài)平衡作用。
蝴蝶的自衛(wèi)
蝶類為了避害求存,除了前述的警戒色和擬態(tài)之外,尚有采取種種自衛(wèi)方式用以嚇退外敵的本能,例如:
線紋紫斑蝶雄蝶在被捉時,能在其腹端翻出一對排攘腺迅即散發(fā)惡臭,使食蟲鳥類等天敵不得已而舍棄,得免于害。
鳳蝶幼蟲在其前胸前緣背面中央,具有臭角一枚,當其受驚時,叉形臭角立即向外翻出,臭液揮發(fā),惡臭難聞,使敵厭棄而免其害。又如寬尾鳳蝶的Ⅴ齡大幼蟲在受驚而翻出臭角時,還使三胸節(jié)鼓凸呈特大的三角形,配合其上的三大黑斑,形成毒蛇樣的威嚇姿態(tài),籍以自衛(wèi)。
更如紅角大粉蝶的Ⅴ齡大幼蟲在受驚時,能抬舉起蟲體前五節(jié),配合其腹面特有的斑紋,酷似攻擊前的眼鏡蛇的姿態(tài),恐嚇外敵,籍以自衛(wèi),耐人尋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