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魯迅讀畫的眼光

    孫郁

    新學(xué)網(wǎng) > 語文 >  >  > 魯迅讀畫的眼光

    我有時看魯迅談?wù)撁佬g(shù)的文字,就想和他同代的畫家的畫論作一個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彼此好像在兩個世界里。

    林風(fēng)眠、黃賓虹、劉海粟等人的談畫,是畫家的視角。黃賓虹的文字過于古雅、像清末士大夫的自語。灼識是有的,可是精神并無撼人的偉力。徐悲鴻的視野是開闊的,有時又被固定的色彩罩著,一看則知是有其精神的依傍。魯迅的語錄和這些人不同。他的讀畫,是哲人與詩人式的,方位和別人總是有些不同。其看法頗有穿透力,像流動的河流,越過無窮的遠方,并不把自己圈在湖泊里。觀點是跳動的,語調(diào)后是長長的意味。他曾參觀過林風(fēng)眠的畫展,可回來沒有一句談?wù)摰奈淖至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與友人通信中,對徐悲鴻、劉海粟那時的作品甚至有些微詞。這微詞的背后,有很復(fù)雜的因素,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清。在對美術(shù)的理解上,魯迅的出發(fā)點和指向,都是有自己特別的意思的。

    有兩種意識是受到他排斥的。一是唯美主義的或單值價值判斷的傾向,二是程式化的、呆板的創(chuàng)作模式。關(guān)于前者,他說過這樣一句話:

    美術(shù)家固然須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須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xiàn)。令我們看了,不但喜歡賞玩,尤其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xiàn)。令我們看了,不但喜歡賞玩,尤其發(fā)生感動,造成精神上的影響。

    這個觀點并不新鮮,前人似乎也說過。但魯迅的邏輯,是繞過儒學(xué)的人格模式的。用他年輕時的話說,乃自我“個人”的突顯。中國美術(shù)往往有天人合一,卻無“個人”的坦露。自我是弱小的。所以魯迅對美術(shù)的理解,帶著文學(xué)家的氣質(zhì),背后則有尼采、克爾凱郭爾式的情調(diào)。喜歡對黑暗的穿越,在庸常、死滅里迸出耀眼的熱流,以顯示力之美和意之深。之所以看不上中國的美術(shù)家,是覺得他們還太中國,與士大夫的什么東西相近;而且太洋奴了,沒有自己的目光。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上面談到的兩個問題,變得八股氣,被程式化的東西所俘,最后還是沒有自我。

    要去除八股的病,自然是精神上的解放。在思維方式來一個變革。林風(fēng)眠、徐悲鴻固然有特色,在魯迅眼里,格羅斯、柯勒惠支、比亞茲萊式的幽玄深遠更為重要。中國那時還沒有這樣的畫家。那時的許多人還是漸漸擺脫舊影的過程,難說完成了精神的解放。而一些新的木刻專家,也被什么困住了手腳。1936年8月7日,在致曹白的信中說:

    木刻開會,可惜我不能參加了。我對于現(xiàn)在中國木刻界的現(xiàn)狀,頗不能樂觀。李樺諸君,是能刻的,但自己們形成了一種型,陷在那里面。羅清楨細致,也頗自負,但我看他的構(gòu)圖有時出于拼湊,人物也很少生動。

    如果看李樺、羅清楨的畫,就能感嘆這批評的恰當(dāng)。魯迅看俄蘇、德國等地畫家的木刻,有心甚神往的沖動,那里總能給予他一點什么,既有精神上的吸引,亦有形式的快慰。而中國畫家的作品,那時就難以喚起大的欣慰,總覺得思想上沒有力量,靈魂是空的。技巧么,也無大的佳處可說,不僅無漢唐的氣韻,連明清的繡像也不如吧。所以在致李樺的信中,他講出了自己的一種期待:

    先生之作,一面未脫十九世紀(jì)末德國橋梁派影響,一面則欲發(fā)揚東方技巧,這兩者尚未能調(diào)和,如《老漁夫》中坐在船頭的,其實仍不是東方人物。但以全局而論,則是東方的,不過又明從色彩甚重;我以為明木刻大有發(fā)揚,但大抵趨于超世間的,否則即有纖巧之憾。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唐人線畫,流動如生,倘取入木刻,可另辟一境界也。

    民國的文人談畫,往往就畫言畫,把目光從歷史與現(xiàn)實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不那么多見。魯迅對美術(shù)的期待,和文學(xué)的期待一樣,是從文明的深處切入母題的。他對自己所處的時代,一直有清晰的認識,曾用“明季”形容社會的氛圍。而內(nèi)心向往的,是六朝的文字的余韻。早年抄古碑,后來搞譯文,最明白不過的是,當(dāng)下的社會,百物凋零,一切都應(yīng)從零開始。他在《北平箋譜》序里專門夸贊了陳師曾和齊白石,原因大概是他們有除舊布新的氣象吧。魯迅甚至欣賞陶元慶半是病態(tài)半是休閑的筆致,那里或許讓人體味到個人獨舞的快慰。所以流行的文藝他拒之,時髦的風(fēng)氣亦厭之。后來成了左翼隊伍的一員,提倡“普羅”藝術(shù)時,對激進文化的理解又不同于同營壘人。他不看左翼的戲劇電影,反倒去影院欣賞美國的娛樂片。在流血的年代卻又對蕗谷虹兒那樣的畫家情有獨鐘。這是他復(fù)雜的一面,用左翼和唯美的觀點衡量他都有問題。魯迅對畫的感受是突破常人的感覺閾限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