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脈中各類山泉星羅棋布,有涓細如絲;有匯流成瀑;有冒突為池:有潺湲為澗,無法盡述。本節(jié)節(jié)選其中較著名泉水、簡單分類記述。
(一)礦泉(下降泉)
寒碧泉在九曲溪一曲大王峰下。泉水自巖隙縫中滲出,大旱不竭。其味清醇而甘冽,飲之令人心爽神清。
語兒泉在虎嘯巖天成禪院后石壁下。泉水由石隙中透出,循崖而流,因水與石相激有聲,如小兒伢伢學語,故名語兒泉。泉水甘甜凜冽,泡武夷巖茶其味更加醇香。明代文士吳木式曾為此泉題詠道:"濃若停膏,瀉林中鑒毛發(fā),味甘而博,啜之有軟順意。"
澹泉在五曲溪北茶洞內(nèi)。泉水自巖縫中滲出,循隙下落,眼觀極細小,然數(shù)十人飲之不竭,味極甘甜,能解中暑昏厥,古稱神泉。
金磚泉在六曲小桃源。一縷清泉自一方形似金磚的巨石底部溢出,故名。泉水清甘可口,冬日不冷、夏日透冰,飲之使人心曠神怡。
天池泉位于桃源景區(qū)之升天閣左側,泉水由巖縫涌出,清澈碧綠,泉下有天然方池,約3米見方,游人至此既可乘涼又能飲此水解渴。
石洞寒泉(上升泉)位于鱗隱石林之西山北角,有一崖洞穴,入口處寬闊,入洞后漸窄,中藏一泓碧水,明澈如鏡,泉上方懸一鐘乳,泉水從鐘乳中下滴不絕。
(二)自流泉(下降泉)
司馬泉五曲溪北茶洞前,泉水在一座高數(shù)米的崖石上。此泉是明代退隱的少司馬陳省開鑿的,故名。泉水承接由仙掌峰腰滲出的泉水,積蓄成池,味極甘美。
雪花泉五曲天游峰前,泉水自天游峰的胡麻澗流出,至此飛落而下,如一匹素練,在陽光反照下,晶瑩如雪花當空飛舞,故名"雪花泉"。
九星泉在青獅峰前下方,一股澗泉自峰下沿流水切割線,切成九口形如圓井的小深潭,每口相距均等,排列成行,故名九星泉、又名九仙井。
珠泉在水簾洞上方。一股高山清泉,自水簾洞百丈懸崖上飛墜而下,散成千絲萬縷。微風吹過,迸散成萬串晶瑩珍珠,跌入洞下碧池中,實為一大奇觀,故名。
醴泉位于金湖景區(qū)醴泉巖、雪陽洞左側,泉自巖源出、集成小型瀑布、自醴泉巖掛下,落差70余米,跌入下方"聰明"池,蔚為壯觀。
桃花泉桃源洞景區(qū)桃花澗之源頭,集結成澗水,清沏晶瑩,迂迥于桃花澗,給人以幽靜山野情趣。
梅花井(上升泉)位于玉華洞之天階山下梅花村、有方、圓古井各一口,深約1米,石穴中涌出泉水帶有氣泡,狀如梅花紛揚鼎沸,為一奇觀。
翠云奇泉(上升泉)位于永安鱗隱石林的官寨巖下的翠云洞中,積泉成池,不見源頭,水清甘冽,相傳此水能解諸病。
洪云洞自流泉(上升泉)位于永安鱗隱石林洪云洞內(nèi),每晝夜自洞內(nèi)流出泉水20噸左右,水質(zhì)良好、可供當?shù)?00多戶村民用水和灌溉千畝良田。
會仙飛泉位于光澤會仙巖下,是光澤縣一大名勝,因道路極險,尚未開發(fā)成景點。
(三)間歇泉(上升泉)
呼來泉在九曲溪四曲南御茶園左,水質(zhì)極優(yōu),味甘甜,是古代御茶園煮茶專用泉水。該泉在秋末至冬季,泉水不涸不溢,至春天武夷巖茶開采后,需要用水,人們即在泉井大呼:"泉來!泉來!"隨之泉水涌出,故名"呼來泉。"這是武夷奇泉之最。
(四)噴泉(上升泉)
金沙泉位于武夷山景區(qū)五曲溪北伏虎巖右,泉水從巖下隙縫中噴出,噴出泉水夾帶有金色砂粒,故名。
圣水井位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一線天靈巖洞內(nèi),泉水從古洞下隙冒出,晶瑩如玉,飲之甘冽提神,故名圣水、相傳能治多種疾病。
(五)瀑布
北山瀑位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諸母崗西北坡。一股泉水從高崖冒出,匯成寬10余米,落差數(shù)百米的瀑布,瀑布從高崖下跌數(shù)百米而水勢不散,形如豬母撤溺,聲如雷鳴,氣勢磅礴,極為壯觀,此瀑為芙蓉溪之源頭。
天子瀑位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蓮花山生態(tài)公園西側天子地。瀑布上游是一道深裂峽谷,逕流量達15立方米/秒,水流性一堵寬40~50米、高100~120米的絕壁高崖下跌,中成三疊,落入谷底,聲如雷鳴,震撼山谷。瀑布源頭為武夷山脈北段1653米高峰酒壺寨,其水質(zhì)經(jīng)測定:硬度、化學類型等均達到國際gb3838~881類標準。
紅谷大瀑布位于武夷山脈蓮花山生態(tài)公園白塔山下。寬6米落差80余米,分兩疊下落,飛珠濺玉,雷鳴撼谷。
龍?zhí)讹w瀑位于將樂縣城西南龍棲山余家坪、由龍?zhí)断w跌而成,落差20余米,寬10余米。其中為深潭。瀑布落入深潭,響聲如雷,其處山谷深邃,林木蔥籠,谷中峭壁100余處摩崖,如蛟龍盤壁,故名"百龍壁"。
龍?zhí)兑痪天瀑布位于同谷西側,落差150余米,分三疊飛落,噴珠濺玉,極為壯觀。
三姑瀑位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三姑石前,一股山泉自數(shù)十米高的懸崖上,分兩疊飛落,形成寬十余米的瀑布,震聲如雷,終年不竭,熱天接近此瀑,暑氣全消。
白水際瀑布位于金湖風景區(qū)的棲山下,瀑布寬10余米,高20余米,分三疊而落,是金湖風景區(qū)一大景觀。
(六)地下熱水
山脈地下熱水的出露較少,目前僅發(fā)現(xiàn)北段邵武龍斗黎川暖水林、浦城園盤三處。邵武龍斗溫水點位于光澤南部,邵武城關北西12公里的龍斗山間盆地內(nèi)。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7°24′~117°25′;北緯27°25′~27°26′。盆地縱長6公里,呈北北東向展布,最大寬約2公里,區(qū)內(nèi)最低標高為200米。
浦城園盤溫水點位于浦城西部富嶺大凹村,地理坐標東經(jīng)118°40′北緯27°55′,水溫29℃,水量豐富。
南口溫泉:位于將樂縣城南20公里南口的舍坎村,水溫達36℃,泉中心涌水為2.35升/秒。屬于低礦度溫泉。
黎川暖水林熱水點位于光澤西部,地理坐標東經(jīng)117°15′,北緯27°30′,止馬村北面7.5公里處。泉水出露于溪溝左岸邊及河中心。左岸為沙層,鄉(xiāng)民掘沙砌石成井,熱水由井底翻沙涌出,夾帶少量氣流,熱水出露區(qū)范圍約150平方米,成片狀流動,不匯集,僅一處涌水量為47.09噸/日水溫48℃且h2s味,此水可治一般皮膚病,此處南段武平縣城南“丹井"溫泉,長年有溫水小澗流,產(chǎn)有一種溫水點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