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勁夫
華佗姓華,名敷,字元化。至于他為什么叫華佗,有很多說法。其中一種是說華佗行醫(yī)各地,為民間百姓治病,醫(yī)術(shù)高超,享譽四方,被大家尊為醫(yī)藥之神。在印度,“佗”是藥王神的意思,佛教傳入中國后,有人就引用了“佗”這個字來代稱神醫(yī),使這位人人敬仰的神圣人物列入仙位,表達了群眾的良好心愿。
歷史上,藥王神華佗確是大慈大善,菩提心腸,且兼有一身懲惡揚善的剛正之氣。他心系缺醫(yī)少藥的窮困民眾,不愿只為少數(shù)官僚服務,結(jié)果為曹操所殺,這是華佗一生剛正不阿的例證。懲治臭名昭著的貪官趙太守,更體現(xiàn)了華佗的剛直。
一日,華佗治病歸來,剛剛坐下,就見一頂官轎急奔而來。一差役上前叩頭,要請華神醫(yī)去為老爺治病。華佗見來人急切,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忙問來意。華佗正準備上轎,一聽是趙太守有病,卻不急不忙地坐了下來。
原來,華佗久聞此人為害鄉(xiāng)里,四處搜刮民財。有一天,華佗外出行醫(yī),恰遇一民婦投河尋死。大家把她撈上來后,已經(jīng)奄奄一息。她的女兒在旁哭得死去活來,村民個個面帶怒容,唏噓不已。華佗上前一看,還有救,急忙為民婦診治,一針下去,民婦緩過一口氣來。華佗問起民婦投河的原因,才知道是趙太守派人搶了民婦祖?zhèn)鞯囊粚堷P鐲子,在“五七”亡祖祭日,民婦覺得無顏面對亡祖,悲苦難當,投河尋死。華佗聽了此事,氣憤難當。今天正趕上趙太守久病不愈,也算解了一口氣。因此,華佗只是品茶,并不再提去的意思。
差人急得滿頭大汗,跪地而求,華佗就是不理。過了好長時間,華佗陷入了沉思:治病救人是醫(yī)者的職責,況且這趙太守雖死有余辜,但不去治他,民婦的鐲子就難以要回,罷罷罷,去治一治這畜牲不如的東西。
差役見華佗肯去,忙巴結(jié)地把他扶上轎子,一路抬得又快又穩(wěn),急速趕到府衙。
華佗見這趙太守面目扭曲,毫無血色。探手把脈,果然病入膏肓。華佗一言不發(fā),起身就走。
趙夫人急忙喊住華佗,要問究竟,華佗留下一句話:準備后事。便轉(zhuǎn)身又走。
趙夫人一聽急傻了眼,上前攔住華佗說:求你一定救一救他,先生要什么都行。她慌忙叫人拿來玉如意和玉珊瑚。
華佗坐下來玩一玩玉如意,又看一看玉珊瑚,就再也不說話了。反正,趙夫人拿多值錢的東西他都不要。
還是管家聰明,他見華佗為太守把脈時,見了太守手上的龍鳳鐲時,眼睛在上面停留了好長時間,忙把這事向趙夫人耳語了一陣子。趙夫人很為難,她知道這鐲子是太守剛搶到的愛物。但為了太守的命,她也顧不得許多了,急忙拿來呈獻華佗。
華佗一見鐲子,就收下了,但想了一想,又急忙放了回去。他收時,趙夫人心情很沉重,這鐲子是寶啊。但當華佗放下時,她如烙鐵燙了一下子,心情更沉重——華佗不收,太守必死無疑。
趙夫人忙不迭地請華神醫(yī)盡管收下,一定收下。華佗說,“我收了,太守一好,必然降罪于我,倘要置我于死地,易如反掌,必須立下字據(jù)!壁w夫人按華佗所說,立了字據(jù),按上手印。
華佗這才說,“此病為內(nèi)臟淤血,無藥可治!
趙夫人以為華佗在耍弄她,急得哭了起來。
華佗接著說:“我有一奇方,你們照著方子念給太守聽,他便能嘔出淤血,一吐為安”。華佗說罷,揚長而去。
趙夫人如獲至寶,面對太守一字一句,聲嘶力竭地念起來,她生怕太守聽漏一個字,治不好。她像對犯人宣判一樣,念道:
“官居太守寶座,本是無賴狂徒;
酒囊飯袋稱雄,拍馬溜須最行;
沾花惹柳卑鄙,草菅人命奸佞;
搜刮民脂民膏,人人恨之入骨!
趙太守平日聽好話聽順了耳,哪聽過這種咒罵,直氣得亂蹬腿,翻白眼,一口黑血噴濺而出。
華佗知道,寫到這里就行了,可他還要氣一下這貪官。趙夫人卻不知道,怕太守淤血出不完,好不了,繼續(xù)念下去:
“此官喪失人性,衣冠禽獸不如;
縱使千刀萬剮,也量死有余辜!
趙太守這次連噴數(shù)口鮮血,昏死數(shù)次,但他一醒過來,便恨聲要殺華佗。
華佗也怕這家伙不守信用,最后寫兩句話,證明是要氣好他:“送上猛藥一帖,看你吐也不吐!
趙太守雖吐得過分了點,但病根得除,一日日好起來。他想殺華佗,但有約在先。他想搜刮人民,但華佗的一劑猛藥,令他時時想到人民的咒罵,有所收斂。
從此,華神醫(yī)懲貪治貪的故事就流傳開來。不過,有的書上剪頭去尾,只把這個故事當成顯示華佗醫(yī)術(shù)高明的例子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