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茉
原先對于他們那一個年代的作家,我的心里多少有點不親近,只怕又看到太多的國恨家仇、階級斗爭;蛟S是從小受那些所謂的作品簡介的影響,無一不是“批判……”“揭露……”“贊揚……”這樣的句式,多么的生硬刻板,簡直令人心生厭惡。可真正翻開書頁,才曉得其中的好,哪里是那種政治性話語可以概括的呢?比如說蕭紅的《呼蘭河傳》,我在考試的間隙花了兩天的時間讀完,無時無刻不為之動容,用一句茅盾在《<呼蘭河傳>序》中的話----“如果有使我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壓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卻,但又不忍輕易忘卻的,莫過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她寫故土卑瑣庸俗甚至愚昧的生活,也用溫和的文字來回憶童年和慈愛的祖父在大花園中無憂無慮的快樂。散文一樣的語言把過往的生活慢慢鋪展開來,只是告訴你呼蘭河這小城里邊平凡的人事。她就是一雙眼睛啊,冷靜地,不動聲色地,看到生活和人性的本真。
寫老胡家的團(tuán)圓媳婦的死,她都用冷冷的筆調(diào)。那一場場不可理喻的跳大神,一個個荒謬極端的偏方,硬是把這十二歲的孩子生生逼上了死路。有二伯和老廚子幫著把團(tuán)圓媳婦埋了,回去卻只是說“酒菜真不錯……”,一個說“……雞蛋湯也打得熱乎”,“關(guān)于埋葬團(tuán)圓媳婦的經(jīng)過,卻一字不提。好像他們兩個是過年回來的,充滿歡天喜地的氣象!笔前,人死了一個在那兒又算得了什么呢,倒是投了河跳了井的女人稀罕,撈出來還能展覽兩天,讓大家圍著觀看。若像這樣安安靜靜地死在床上,還不如一只雞,一伸腿就算完事……對于生命的極端漠視在這個小城卻成了一種齊整統(tǒng)一的態(tài)度,仿佛長久以來便理應(yīng)如此。
而至于最后馮歪嘴子的那一段我是含著眼淚看的----一個灰禿禿的磨倌好不容易討上的老婆卻死在破草棚子里,扔下兩個孩子,一個四五歲,一個剛生下來。所有人都說他這回非完不可,可是他卻依然活得那么堅強(qiáng)!霸谶@個世界上他不知道人們都用絕望的眼光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經(jīng)處在了怎樣的一種艱難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經(jīng)完了,他沒有想過!彼张f挑水,拉磨,自個兒拉扯孩子,或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鎮(zhèn)定。他那新生的兒子一天天喂著,卻一天天瘦,八個月才會拍一拍手掌,所有人都覺得非死不可,可他看見兒子一點點的進(jìn)步就眉開眼笑,還是當(dāng)寶貝一樣地寵著。他就像一株野草,在絕望的野地里生長不息----那是扎根于黃土地的堅忍,頑強(qiáng)得讓人心酸。
這是一段離我何其遙遠(yuǎn)的生活,可真實得就像我親眼所見。好的文學(xué)作品仿佛自己的又一雙眼睛,一切人情世事皆入眼底,無論年代有多么久遠(yuǎn),地域又相隔幾千萬里。文學(xué)當(dāng)是最沒有代溝的了,畢竟,人性總是相通。
記得沈園從前寫過一篇《默想蕭紅》,一并貼在這里----
你只怕是一朵蓮花罷,否則何以生于淤泥而又出落得如此清幽?恨紅顏竟遭天妒,好花怎敵西風(fēng)辱?“你將與藍(lán)天碧水永處”,而那留得的半部紅樓,紅塵中誰人可續(xù)?
“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此語沉痛矣!想易安當(dāng)年,尚有幼年歡笑,青年美滿;而你,從幼時便墮入晚景凄涼,凄涼。
最快樂的日子,只怕是你遇見先生的時候吧。你穿著紅衣在這個紹興老人面前快樂地旋舞,竟引得這個長著黑硬胡子的剛者說出了一大堆如何穿衣的宏論……可好景不長,那個死于肺病的老人即使想庇護(hù)你,可他在地下又怎能聽見你無助的哭聲?
應(yīng)該愛護(hù)你的,在毀滅你;應(yīng)該救助你的,在掠奪你;這么多男人啊,他們竟然都在利用你!真的,“我一個都不寬恕”。你不甘心地死了,為了你的遺著,有人勝訴,有人敗訴。
你只怕是一朵美麗的蓮吧,花開在西風(fēng)里,根長在爛泥里,而你的香啊,飄在我眼前這本書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