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魯迅是什么學歷?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  > 魯迅是什么學歷?

    這本來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說它“不成問題”是因魯迅時代的教育體制和現(xiàn)在不太一致,沒有辦法進行橫向比較;說它是“一個問題”是就目前的學術(shù)體制和教育風氣而言的,尤其是在當下文憑泛濫,研究生數(shù)量逐年躥升而教育質(zhì)量卻每況愈下的背景下,這個問題似乎更加有了言說的必要。

    我們知道,魯迅沒有受過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中小學教育,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私塾里度過的。后于1898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這座新式學堂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專一級吧。魯迅在水師學堂前后只有七個月就退學了。這一年年底,他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shè)的礦路學堂,學制為三年。前半期學的差不多都是現(xiàn)在的中學課程:數(shù)學、幾何、代數(shù)、物理、化學等,后半期加了一些入門性的礦物學和地質(zhì)學的專業(yè)課,至1901年年末正式畢業(yè)。這是魯迅平生得到的最完整也是最高的文憑,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越明年二月,魯迅由江南督練公所派赴日本留學。最先在東京的弘文學院學日語,畢業(yè)后進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頂多相當于“大!保矣袑W歷,無學位。好在魯迅在仙臺只肄業(yè)了兩年就退學了,因而沒能拿到這個“大!睂W歷。

    從此,魯迅就再也沒有進過正式的學校,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家自修德文,挑燈閱讀德語書刊。其間,他和許壽裳等人聽過章太炎的文字課;與乃弟合編了一本書叫《域外小說集》,雖然是書商操作,“二渠道發(fā)行”,但在東京只賣出41本,其中一本還是許壽裳買的。

    就是這樣一個只有中專“文憑”的大專肄業(yè)生,回國之后,卻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幾所大學的講師,這讓今天的學者、教授很不理解,甚至很不服氣。我就親耳聽到一些學者說,魯迅的學問不怎么樣,你看當時他的弟弟都已經(jīng)是教授了,而他還只是一個講師。其實,他們不知道當時北大規(guī)定,校外兼職的最高只能聘到講師,不能聘為教授,而魯迅當時的“正式單位”是“教育部”。后來他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任職以后,自然就升為“教授”,雖然他自己未必看重這名號。

    也有人說,魯迅當教授靠的是實力,是作品,而不是學歷。問題是,魯迅的作品放到今天能不能評職稱?早年的《破惡聲論》、《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雖然是“純學術(shù)”的,但文前沒有內(nèi)容摘要和一大堆關(guān)鍵詞,文后沒有一長串注釋,這樣的文章能不能算數(shù)?符合不符合“學術(shù)規(guī)范”?即使算數(shù),這些文章發(fā)表在河南留日學生辦的《河南》雜志上,這樣的期刊算“核心期刊”、“權(quán)威期刊”、“重要期刊”嗎?是國家級還是省級、地級、區(qū)縣級?按照我們現(xiàn)在依主辦單位的行政級別來決定一本雜志級別的規(guī)矩,河南留日學生會是哪一級單位?省部級還是司局級,縣處級?還有一個問題是,雜文能不能評職稱?如果能,像《說胡須》、《論“他媽的”》、《寡婦主義》這些魯迅雜文里的名篇怎么打分?如果不能,那么魯迅傾半生精力寫下的這些東西又怎么反過來成為后來“魯研家”晉升的資本?我敢說,魯迅的作品放到今天除了翻譯著作和《中國小說史》外,其他的作品,如小說、散文之類,對一個文學史教授來說壓根兒就不能送審。但大家記住,魯迅在聘為北大講師之前,幾乎所有的翻譯作品和《中國小說史》都還沒有出版,《中國小說史》最初就是在北大授課時的講義。至于那本“二渠道發(fā)行”的《域外小說集》就更麻煩,因沒有書號,屬境外非法出版物,拿到今天的評審會上恐怕不但不能評職稱,反而會沒收、罰款,甚至舉報到有關(guān)部門“法辦”也說不定。

    也有人說,一件作品或一本書的意義不在它發(fā)表的媒介,而要看它本身的價值,問題是這個“價值”誰來掌握?怎么掌握?在一個教育以培養(yǎng)接班人為目標的體制里,這個“價值”如何體現(xiàn)它的公正性和真理性?

    一位主管學術(shù)評審的委員對我說:你們這些以批評為業(yè)的人,整天抱怨這也不公,那也不公,甚至有人認為,抄襲也是學術(shù)評審制度逼出來的。可你們哪里知道,對現(xiàn)在的教授來說,抄襲也是一種學習。小學生抄黑板是剽竊嗎?誰都知道抄襲不好,可一旦取消了這套制度,這些夸夸其談、眼高手低的學者恐怕連抄也懶得抄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