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梭羅的資料

    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作家、哲學(xué)家、廢奴主義者、超驗主義者,也曾任職土地勘測員。19世紀(jì)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xué)家。他的祖先是法國人,從古恩西島遷到美國來,他是他的家族里最后一個男性的后嗣。他的個性偶爾也顯示由這血統(tǒng)上得到的特性,很卓越地與一種非常強烈的撒克遜天才混合在一起。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爾登湖》(又譯為《湖濱散記》)和《公民不服從》(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抗命》、《公民不服從論》)!锻郀柕呛酚涊d了他在瓦爾登湖的隱逸生活,而《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quán)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hù)。

    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日記和詩集合起來有二十冊,其中他闡述了研究環(huán)境史和生態(tài)學(xué)的發(fā)現(xiàn)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yuǎn),也奠定了現(xiàn)代環(huán)境保護(hù)主義。他的文體風(fēng)格結(jié)合了對大自然的關(guān)懷、個人體驗、象征手法和歷史傳說,善感敏銳,且富饒詩意。 他非常關(guān)注在險惡環(huán)境底下如何生存,同時他也提倡停止浪費、破除迷思,這樣才能體會生命的本質(zhì)。

    除此之外,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他到處演講倡導(dǎo)廢奴,并抨擊逃亡奴隸法(Fugitive Slave Law)。他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影響了托爾斯泰、圣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梭羅有時也被當(dāng)作無政府主義者。 雖然《公民不服從》看起來不是要推翻政府,而是要改進(jìn)政府,但他在開頭卻說:“最好的政府一無所治;在人們準(zhǔn)備好之前,那將是他們愿意擁有的那種政府。”,暗示了他的無政府主義傾向。

    生平

    梭羅出生于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1833到1837年年間,梭羅在哈佛大學(xué)修讀修辭學(xué)、經(jīng)典文學(xué)、哲學(xué)、科學(xué)和數(shù)學(xué)。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xiāng)康科德城(Concord)不遠(yuǎn),優(yōu)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簡單的隱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他的朋友兼導(dǎo)師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一家在康科德城生活。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xì)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

    在不同時期,梭羅曾靠教書與務(wù)工過活。他曾經(jīng)在家族鉛筆廠工作過,還發(fā)明了一種可以簡化生產(chǎn)、降低費用的機器。

    梭羅曾經(jīng)旅行到過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奧科楚科(Agiokochuk) 和緬因州的卡塔丁山(Mt. Katahdin)。其中的緬因州之行到過卡塔。↘taadn)、車桑庫克(Chesuncook)和培諾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東支。

    梭羅患肺病死于他的家鄉(xiāng)康科德城,并葬于馬薩諸賽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理念

    瓦爾登湖附近,梭羅的雋語刻錄在牌子上

    "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可有可無,甚至可能會阻礙人類升華。"—— 梭羅

    梭羅除了推廣遠(yuǎn)足和泛舟,也倡導(dǎo)保護(hù)自然資源。他也支持達(dá)爾文的物種起源,在美國首開前列。雖然他并非素食主義者,但是以素食為主。他在《瓦爾登湖》里寫道:"從實踐角度來講,我因為衛(wèi)生而反對肉食。況且,在捕捉、清理到吃下肚,一條魚似乎不能填飽肚子。這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且多余,實在得不償失。一點面包和馬鈴薯就夠了,也不那么齷齪,而且省事。"

    梭羅并不反對文明,也不完全接受自然,而是選擇結(jié)合自然和文化的田園生活。

    影響

    在世的時候,梭羅的政治文章并沒有太大的回響,他的同代人視他為自然主義者,而不是激進(jìn)分子。他畢生僅出版了《瓦爾登湖》和《在康科德河與梅里麥克河上一周》,兩本書的主題都和自然有關(guān)。然而,他留給后世的作品影響了很多名人,包括像圣雄甘地、約翰·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這樣的政治家,還有俄國文學(xué)泰斗托爾斯泰。

    1906年,圣雄甘地在印度進(jìn)行民權(quán)運動時,讀到《瓦爾登湖》。他為了反種族歧視和平反抗而入獄,在獄中他讀到《公民的不服從》,并且受到啟發(fā)。他為此發(fā)表了梭羅的書介,并稱梭羅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賢人。 他后來說:"梭羅的理念對我影響很深,我采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爭取印度獨立的同胞推薦這本書。我甚至以《公民的不服從》來為我們的運動命名。"

    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傳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閱讀《論公民抗命》而接觸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傳里寫道:

    為了阻止奴隸制度的版圖擴(kuò)至墨西哥,梭羅因反對這場不義之戰(zhàn),拒絕繳稅而入獄。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惡勢力妥協(xié)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讓我一讀再讀。

    我開始相信,不向惡勢力妥協(xié)是一種道德責(zé)任,就和行善一樣。沒有人比亨利·戴維·梭羅更傳神更熱誠地表現(xiàn)這個想法。籍由他的文字,見證他的為人,我們傳承了這一種具原創(chuàng)性的抗議方式。梭羅的教誨在公民運動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還熱烈。梭羅倡導(dǎo)一個正直的人不應(yīng)忍耐不義之事,而是要堅持對抗邪惡,無論場合地點,在全國各地的抗?fàn)庍\動,其實都是梭羅理念的延續(xù)。

    人物年表

    1817年7月12日生于波士頓,父為約翰·梭羅;母為辛西婭·梭羅。

    4歲遷往康科德,并將此鎮(zhèn)作為自己的故鄉(xiāng)。

    (梭羅并非出生在康科德,而是四歲搬來的。因為他說:“我清楚地記得,我是四歲從波士頓遷到這個家鄉(xiāng)來的”(When I was four years old, as I well remember, I was brought from Boston to this my native town)《瓦爾登湖·豆田·第二段·第一句》)

    1828-1833,康科德專校。

    1833-1837,哈佛大學(xué)。

    1837,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學(xué)教員。

    1838-1841,與其兄約翰共同管理康科德的一所私立學(xué)校。

    1839,與其兄共游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

    1840,詩與散文發(fā)表于《日晷》。

    1841-1843,住在康科德愛默生家中。

    1842,其兄約翰突然死于破傷風(fēng)。出版《馬薩諸塞州自然史》。

    1843,出版《步向瓦修賽特》與《冬日的散步》;于紐約州的史塔騰擔(dān)任愛默生子女家教。

    1844,在康科德與愛德華‧霍爾不慎引起森林火災(zāi)。

    1845-1847,居住在瓦爾登湖岸的小木屋里。

    1846,游緬因州森林;因拒絕付人頭稅,入獄一夜。

    1847-48,在愛默生赴英講學(xué)時期,住在愛默生家。

    1848,開始專業(yè)講座生涯;出版《克特登與緬因森林》。超驗主義思想家愛默生

    1849,出版《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上的一周》與發(fā)表《論公民的抗?fàn)帯;游鱈魚角;其姊妹海倫死于結(jié)核病。

    1850,游鱈魚角于魁北克省。

    1853,游緬因森林;發(fā)表部分的《加拿大的美國北佬》。

    1854,出版《瓦爾登湖》;發(fā)表《麻塞諸賽州的奴隸制度》。

    1855,發(fā)表部分《鱈魚角》;游鱈魚角。

    1856,赴紐澤西州珀恩安博尹附近的伊戈伍德社區(qū)調(diào)查。5~6月在日記中討論森林喬木的演替。11月,與格里利論植物的自然發(fā)生。

    1857,游鱈魚角與緬因州森林;發(fā)表《奇松庫克》。

    1858,游新罕什布爾州的白山。

    1859,父親約翰過世;發(fā)表《為布朗請愿》。

    1860,1月1日:與友人討論達(dá)爾文的《物種源始》。2月:研讀并摘錄《物種源始》。9月20日:在米鐸薩克司農(nóng)學(xué)會講《森林喬木的演替》。10月8日:在「紐約論壇周報」發(fā)表《森林喬木的演替》。10月至11月:幾乎每日走訪當(dāng)?shù)亓謪^(qū);撰寫許多札記形式的短文,后來成為結(jié)集『種子的傳播』一書的材料;鋪陳延伸「森林喬木的演替」一文,并收入《種子的傳播》。12月:起草《野生果子》一文。12月3日:研完樹木生長時,罹患了重感冒,惡化為支氣管炎,無法起身外出。12月11日:最后一次演講《秋之色調(diào)》(在康乃狄克州的瓦特博里)。12月30日:回格里利12月13日的信,談?wù)撝参锏淖匀话l(fā)生。

    1861,1至2月:繼續(xù)撰寫《野生果子》。2月2日:12月30日寫給格里利的信,否決植物自然發(fā)生的可能性,該信刊登在《紐約論壇周報》上。3月至5月初:撰寫《種子的傳播》。5月12到7月14日:為復(fù)健與曼恩同游明尼蘇達(dá)州。

    1862,整理早年的講稿與散文,似乎對死期已有預(yù)感。5月6日逝于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zhèn)。

    著作列表

    在康科德河與梅里麥克河上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 Rivers ,1849年)

    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1849年)

    馬薩諸塞州的奴隸制 (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1854年)

    瓦爾登湖(Walden ,1854年),又譯作“湖濱散記”、“華爾騰湖”

    為約翰·布朗上校請愿 (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1860年)

    散步(Walking,1861年)

    遠(yuǎn)足 (Excursions ,1863年)

    緬因森林 (The Maine Woods ,1864年)

    科德角 (Cape Cod ,1865年)

    馬薩諸塞州的早春 (Early Spring in Massachusetts,1881年)

    夏 (Summer ,1884年)

    冬 (Winter ,1888年)

    秋 (Autumn ,1892年)

    雜錄 (Miscellanies ,1894年)

    梭羅最初與最后的旅行(The First and Last Journeys of Thoreau ,1905年),最近發(fā)現(xiàn)于梭羅未發(fā)表的日記和手稿中

    常用成語

    中考 高考名著

    梭羅簡介

    亨利·梭羅與《瓦爾登湖》

    梭羅說過的名言

    梭羅名言大全

    書籍是舉世之寶。

    精神比大自然更討厭真空。

    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

    放棄偏見永遠(yuǎn)不會為時過晚。

    德行善舉是唯一不敗的投資。

    即使給鵝穿上衣服也改變不了它的屬性。

    一個人可能在他的禮貌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聽覺健全者聽起聲音來比吃口香糖還覺甘甜。

    書是世界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歷史的優(yōu)秀遺產(chǎn)。

    執(zhí)著追求并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

    有時間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休閑。

    一切經(jīng)得起再度閱讀的語言,一定值得再度思索。

    花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含蓄的美就是其中之一。

    有時間改善自己靈魂資產(chǎn)的人享有真正的閑暇之樂。

    心靈與自然相結(jié)合才能產(chǎn)生智慧,才能產(chǎn)生想象力。

    體力勞動有益于身體健康,腦力勞動有益于心智健全。

    只有執(zhí)著追求并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

    有時間增加自己精神財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

    所謂會讀書,就是本著誠意去讀確實有價值的書。這是一種高尚的消遣。

    多余的財富只能換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靈的必需品是無需用錢購買的。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