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徐志摩和他的“康橋情結”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龍會中學 李新明

    新學網 > 語文 >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1 > 再別康橋 > 徐志摩和他的“康橋情結”

    梁啟超說:“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胡適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倍潭痰模常赌甑娜松,徐志摩創(chuàng)作出版的作品有:詩集4部,散文集4部,小說集1部,劇本1部,譯作5種,以及信札、日記4種。這個銳意追求“詩美”、追求“詩化生活”、這個“確是有愿心想把文章當文章寫的一個人”(徐志摩),這個老“想飛”如天馬行空的詩人,1931年11月19日,坐飛機飛至濟南城南州里黨家莊,因大霧誤觸開山山頂去逝后,他的夢永遠成了一個夢,可他的詩卻留給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讀者吟頌不衰,他的追求、他的奮斗、他的精神卻是人們永遠也談論不完的話題。蔡元培挽聯曰: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黃炎培的詩則長歌當哭:天縱奇才死亦奇,/云車風馬想威儀。/卅年哀樂春婆夢,/留與人間一卷詩。/白門哀柳鎖斜煙,/黑水寒鼙動九邊。/料得神州無死所,/故飛吟蛻入寥天。/新月娟娟筆一支,/是清非薄不凡姿。/光華十里聯秋罵,/哭到交情意已私。然而,“康橋”則是他短短一生的亮點,輝煌一生的轉折點,更是徐志摩成為徐志摩的奠基。正是這兩年的康橋生活凝結成了徐志摩生活中那非凡響的“康橋情結”。

    1、康橋生活:

    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橋”實際上是在英國東南部的劍橋。1920年9月,24歲的徐志摩,通過論文《論中國的婦女地位》的答辯,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后,赴英國,入倫敦劍橋大學研究院為研究生,跟賴斯基教授學政治,擬攻博士學位。1921年,認識了狄更生,并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當特別生。1922年10月從英國返回中國。

    “康橋”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時光,而這兩年,卻是那么魂牽夢縈的兩年。

    “那何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摘自(《再別康橋》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

    這岸邊柳樹倒影康河,浸透了詩人的歡喜,更蘊含了詩人的眷戀,而康河的水草,則更表現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币粋老村子“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我所知道的康橋》)

    沒有康橋的美景,寫不出這樣優(yōu)美的詩。“說實話,我連我的本鄉(xiāng)都沒有什么了解。康橋我要算是有相當交情的!

    2、康橋遺夢:

    出身于浙江硤石鎮(zhèn)一個銅臭熏人而附庸風雅,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生活傾向明顯的富裕商人家庭的徐志摩,既稟賦著極高的文才,又加之矯矯出塵的外表:頎長身軀,長長臉蛋,寬闊額角,炯炯目光,大大鼻子,白皙肌膚。不知是多少女郎的偶像,不知是多少北平少女的“夢中情人”。可父母之命,媒說之言,張幼儀成了他的元配夫人。徐志摩是那么的鄙棄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他嘴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xiāng)下土包子!”1920年夫妻分居數年,當時情勢,不可能不讓張幼儀出國。出國后,他們就在“離康橋六英里的鄉(xiāng)下叫沙士頓的地方租了幾間小屋住下”。那么,感情生活應該是充實的吧!可是一心想往自由生活的他,怎么能就束縛在這樣環(huán)境里呢?或者,倒不如說這樣的環(huán)境束縛了他?他多么想有自己詩化生活。

    “‘單獨’是一個耐尋味的現象。我有時想它是任何發(fā)見的第一個條件!薄澳阋l(fā)見你自己的真,你得給自己一個單獨的機會。你要發(fā)見一個地方(地方一樣有靈性),你也得有單獨玩的機會!薄霸诳岛舆吷线^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啊!我那時蜜甜的單獨,那時蜜甜的閑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見我出神似的倚在橋闌上向西天凝望!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橋》)

    你看,這就是當年和張幼儀一起生活在康橋上的徐志摩先生的自白。他就這樣敝下妻子,一個人去“單獨”去了。去到他“蜜甜的單獨”的康河上過他屬于自己的“真愉快”的時光去了,甚至整宿整宿在康河邊上做他自己的夢: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摘自(《再別康橋》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

    這里詩人的留戀已經全部融入康橋的風光之中了,揮篙泛舟,去尋他自己個性的夢,而且情不自禁的要高歌,快樂到了極點,感情到了極點?蛇@都是康橋生活的積淀:

    “你站在橋去看人家撐,那多不費勁,多美!尤其在禮拜天有幾個專家的女郎,穿一身縞素衣服,裙裾在風前悠悠的飄著,戴一頂寬邊的薄紗帽,帽影在水草間顫動,你看她們出橋洞時的姿態(tài),捻起一根竟象沒有分量的長竿,只輕輕的,不經心的往波心里一點,身子微微的一蹲,這船身便波的轉出橋影,翠條余似的向前滑了去。”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橋》)

    這是多美的一幅畫呀!是女郎在撐,撐出尋找理想的長篙!更是徐志摩在撐,他多想撐出自己的長篙呀!女郎撐船是風景,徐志摩是在觀賞風景,殊不知,徐志摩本身就是風景,今天我們不是又在觀賞這一幅風景嗎?可是他怎么能夠放歌,又怎么能夠找到美夢呢?

    3、康橋情結: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游學于康橋。正值風華正茂,青春喚發(fā)的他,在這里接受了文學洗禮。“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因為,在這里他開始步入文學殿堂。情感的孤獨與美景的融合,個性的追求與現實的困頓使徐志摩在娓娓的康河波光瀲滟神思恍惚中沉淀了多少文學孕思。他說:在康橋之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1922年8月,他離開康橋返國時寫下了《康橋,再會吧!》一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