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陶淵明《桃花源記》)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第二人稱代詞,“你”(柳宗元《捕蛇者說》)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莊子·秋水》)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莊子·秋水》)
【說】
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雜說”,文體的一種(柳宗元《捕蛇者說》)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陶淵明《桃花源記》)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保和妻o
停數(shù)日,辭去告辭,辭別:(陶淵明《桃花源記》)
今日之事,請(qǐng)不辭勞苦:推脫([唐]!∶C《紀(jì)聞·吳保安》)
【鄙】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邊遠(yuǎn)的地方(這里是意動(dòng)用法,“以……為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淺陋(《左傳·莊公十年》)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左傳·昭公十六年》)
言語粗鄙:庸俗,鄙陋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微聞?dòng)惺笞髯魉魉鳎喊蛋档模?font face="楷體_GB2312">林嗣環(huán)《口技》)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稍微、略微:(歐陽修《賣油翁》)
人微言輕:地位地下,卑賤
微言大義:幽微,精妙
國勢衰微:衰敗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損害,衰敗
敝人、敝姓、敝處:對(duì)于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謙稱
曹操之眾,遠(yuǎn)來疲敝:疲憊(司馬光《資治通鑒》)
使史更敝衣草屨:壞,破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貳】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從屬二主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二”的大寫(《左傳·隱公元年》)
貳則疑惑:不專一(《荀子·解蔽》)
【許】
公曰:“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答應(yīng),聽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雜然相許:贊同(《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shù)(柳宗元《小石潭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