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在聯(lián)海中,有一種回旋聯(lián),其結(jié)構(gòu)是按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遞升(順序)和遞降(倒序)組成,讀來令人妙趣橫生。
相傳有個窮秀才,與朋友一起赴試,因路途遙遠誤了考期。他苦苦央求,主考才準他赴試。主考出題用“一至十”這十個數(shù)字作上聯(lián),要秀才答對,秀才暗想:我何不把誤考原因說一說,好求得主考諒解,便作了一上聯(lián):“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jīng)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敝骺家豢,心中稱奇,接著又要求秀才用“十到一”作下聯(lián),秀才思忖,何不把讀書苦衷表一表,于是揮筆寫下:“十年寒窗,進了八九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jīng)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天一定要中!敝骺奸喓螅c頭稱妙,窮秀才理所當然高中。
從前一位老先生養(yǎng)有兩個女兒大喬和二喬,他想在自己收的七個皆中進士的門生中選婿,特出一上聯(lián):“一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合七彩粉,八環(huán)九釵十倍嬌!逼邆進士苦思冥想到五更天也難對出下聯(lián),其中六人只得退場。剩下的那個,耳聽五更鼓聲,又見六人退離,頓有所悟,對出下聯(lián):“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喬大喬一人聘!鄙下(lián)從一到十,下聯(lián)逆序從十到一,各用十個數(shù)字按序排列,貌似討巧,實為不易。明代嘉靖八年,江西吉水縣出了個狀元,姓羅名洪生,號念庵,非常自負。一次,羅念庵和朋友出游九江。眼看九江就要到了,一個船夫進羅念庵的船艙,求他對個下聯(lián)。結(jié)果難住了羅。船夫所寫上聯(lián)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這副上聯(lián),歷經(jīng)幾百年,始終沒人對出。一直到1959年6月,廣東佛山市有一裝修老工人,因為制作材料的需要,托人到十里外的農(nóng)村找一段名為“九里香”的木料,卻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一位姓李的人聽到這件有趣之事,忽生靈感,終于對出了船夫這一“絕對”:“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边@里的“九里香”是一種木料,用船外運,啟迪了作者的靈感,巧妙地將上聯(lián)順數(shù)數(shù),對內(nèi)到數(shù)數(shù)。沒有生活,沒有巧思是斷然的成不了此“對”的。
──原載《浙江老年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