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妙裁詩詞入楹聯(lián)

    秦志強 陳明華

    詩詞和楹聯(lián)均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瑰麗奇葩。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jīng)》以至唐詩、宋詞、元曲,其悠久的歷史、多姿的風格、深厚的思想、豐富的情趣,讓人目不暇接、心醉其間;而幾乎從詩歌誕生的那時起,楹聯(lián)以更普及、更親近、更靈活的姿態(tài)走進文人視線,走進民眾的生活,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特殊的文學(xué)樣式。

    有人說,在中國,只要有文化的地方就有楹聯(lián),只要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楹聯(lián),甚至,只要有人類聚居的地方就有楹聯(lián),事實正是這樣。它可以鏤刻在風景名勝地,宮廷高第處;它也可以張貼在民間鄉(xiāng)野里,街坊家庭中。它既高雅又樸質(zhì),既深邃又直白;它又常常借助詩詞歌賦,融入人文意趣,既新穎別致又巧妙獨特,由是楹聯(lián)就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蘊、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和廣泛的審美價值。

    妙裁詩詞入楹聯(lián),看似隨意卻精心。在楹聯(lián)創(chuàng)作中,詩詞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被運用到楹聯(lián)之中,具體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直取。所謂直取,就是把切合情境的詩句或詞句原封不動地直接借用到楹聯(lián)中。靈璧縣虞姬墓有這樣一聯(lián):“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上聯(lián)借“自古紅顏多薄命”一句俗語,概括了虞姬貌美命薄的可嘆一生;下聯(lián)借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一)》挽王昭君的一句詩“獨留青冢向黃昏”,描述了虞姬身后凄涼的結(jié)局。如此,人們自然會從虞姬的命運聯(lián)想到王昭君的命運,又從她們兩人的命運聯(lián)想到天下所有紅顏的命運,這樣,這副楹聯(lián)就有了深廣的文化意蘊和深刻的社會內(nèi)涵。此外,惠州西湖留丹亭也有一副對聯(lián)道:“殿角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淥;天地有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边@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摘取蘇軾的詩句,點明留丹亭地處湖邊山畔,景色優(yōu)美;下聯(lián)摘取文天祥的詩句,贊頌了辛亥革命中惠州“馬鞍之役”死難烈士的凜然大義和千古功業(yè)。雖不加改動,卻也自然妥貼,不著痕跡。另外像信江書院問月亭的“明月幾時有?孤云獨自閑”,黃岡赤壁的“銅琶鐵板,大江東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隆中武侯祠的“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等亦屬此類,收到“不‘改’一字,盡得風流”的效果。

    二是剪裁。所謂剪裁,就是根據(jù)需要,剪取詩詞中一些有用的部分。并將其自然融合到楹聯(lián)中。地處鎮(zhèn)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更上樓就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到此已窮千里目,誰知才上一層樓!辈浑y看出,楹聯(lián)中的“窮千里目”和“上一層樓”八個字,是從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登鸛雀樓》中剪輯而來的。原詩這樣寫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以看出楹聯(lián)既保留了王之渙《登鸛雀樓》詩里壯闊、遼遠、宏大的氣勢,又在此基礎(chǔ)上翻出新意:“才上一層樓”,竟“已窮千里目”,如此,那么更上樓的風景豈不是勝過了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對《登鸛雀樓》一詩的這種剪裁,使得人們在鑒賞該楹聯(lián)時,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系到王之渙的詩,無形中鸛雀樓也對更上樓產(chǎn)生了烘托映襯的效果。溫州江心寺的“青山橫郭,白水繞城,孤嶼大江雙塔院;初日芙蓉,曉風楊柳,一樓千古兩詩人!薄扒嗌健倍淠耸亲岳畎住端陀讶恕吩姟扒嗌綑M北郭,白水繞東城”剪輯而來;“曉風楊柳”句乃是自宋代詞人柳永《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剪輯而來,均能恰到好處地為我們所用,與甘露寺更上樓的楹聯(lián)在剪裁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是化用。所謂化用,就是打亂詩詞原句,進行重新組合,去其形而用其意,楹聯(lián)帶有詩詞原有的韻味。九江白太傅祠有一副對聯(lián)這樣寫道:“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句留江上離別情。”原來,白居易左遷九江謫居送客時,個人的遷謫恨和朋友的離別情交織在一起,于是寫下了《琵琶行》一詩。詩的開頭兩句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憋@而易見,對聯(lián)中的“天涯遷謫恨”、“江上離別情”高度濃縮了《琵琶行》一詩的思想情感。同樣,九江琵琶亭也有一副楹聯(lián),聯(lián)中寫道:“燈影幢幢,凄絕暗風吹夜雨;荻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币餐瑯邮腔们叭说脑娋,所不同的是,上聯(lián)化用的是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中的詩句:“殘燈無焰影憧憧,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倍侣(lián)化用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兩句詩:“楓葉荻花秋瑟瑟”和“繞船月明江水寒”。由于撰聯(lián)者的匠心,頗得原詩神韻。

    四是仿套。所謂仿套,就是仿照某些詩詞的句式,在形式上套而用之,使楹聯(lián)中的句式帶有模仿的印記。無為縣米公祠的楹聯(lián)是個典型的例子:“小樓刻竹聽春雨,白晝垂簾看落花!彼c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明朝賣杏花”兩句簡直如出一轍。頤和園月波樓的“一徑竹陰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沙”,海桐書屋的“峭壁削成開畫障,垂楊深處有人家”,這兩副對聯(lián)也都可以從晚唐詩人杜牧的詩中找到它的源頭。杜牧的《夜泊秦淮》中有這樣的句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彼苍鴮戇^一首《山行》的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眱上鄬φ眨梢钥闯,“半簾花影月籠沙”由“煙籠寒水月籠沙”而來,“垂楊深處有人家”仿“白云生處有人家”而來。上述仿套少半是內(nèi)容上的借鑒,多半是形式上的仿照。至于像網(wǎng)師園中的“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聯(lián),對李清照《聲聲慢》一詞開頭幾句的仿套就純粹是形式上的模仿了。

    詩詞與楹聯(lián)之間的關(guān)系真是難解難分,詩詞借楹聯(lián)而滲入了民間,鑲進了風景;楹聯(lián)借詩詞而擴大了內(nèi)涵,提高了品位。了解以上種種情況,我們就能更好地去觀賞風景,鑒賞楹聯(lián),就能在平時寫作中更靈活地運用修辭,借鑒詩詞,這對于我們提高理解和欣賞作品的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很有幫助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