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圣經(jīng)》。
兩千年中國政治倫理與社會倫理的基石。
不把這本書讀懂、讀通、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
構(gòu)建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
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哲學書。
著名史學家錢穆所開列的中國人必讀書。
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這一本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由于《論語》和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有著血肉聯(lián)系,歷代思想家對《論語》進行了無數(shù)的闡釋和發(fā)揮,所以《論語》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已大大超出了這本書原初的內(nèi)涵。
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國學必讀之書。該書以語錄體的形式,匯聚了孔子關(guān)于政治、文化、歷史、人生、哲學、宗教等問題的觀點,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它的思想內(nèi)容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讀《論語》,你會感到在你心中流過的是一條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長河。
讀《論語》,有讀了后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北宋理學家 程 頤
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qū),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后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于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國學大師 南懷瑾
《論語》雖然是代表中國封建文化的經(jīng)典,但作為一個中國人要了解中國文化、中國倫理道德的根源,必須閱讀這一本書。它的“仁”學以及對教育的理論,都是全人類的瑰寶!墩撜Z》字句精當,也可當做文學書籍來讀。
──當代作家 李 準
我們在現(xiàn)代化的建設中必須重鑄我們的民族精神,而鑄造民族精神,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學家不受《論語》這本書的影響。
──當代作家 葉 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