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不違農(nóng)時

    “不違農(nóng)時”的這個“時”字所涵蓋的意義,不要先從字面上看。只是依文解義,就無法了解真正的道理。梁惠王身為一國君主,而且也不是過于昏庸的統(tǒng)治者,難道會不懂得農(nóng)時?誰也不會在寒冬大雪的時候去播種布谷,在六七月的炎炎夏日方才去種西瓜,或者在不宜于種蔬菜的時候去下菜種。而孟子卻在向梁惠王建議三點農(nóng)事上的注意事項時,第一點就講到“不違農(nóng)時”,豈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嗎?假如我們注意到歷史和地理問題,對于時間──時代背景,空間──地理環(huán)境兩種因素,共同去體會這句話,就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我們知道,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國諸侯,為了達到他們不斷互相征伐,爭雄稱霸的目的,

    都實施富國強兵的近利政策,便濫用民力,不管老百姓們是不是正插秧的清明、谷雨期間,或者是立秋、處署的收割季節(jié),都在那里動用民力,亂搞一陣。同時漁獵也不選地方,不擇時候。本來在禽獸產(chǎn)卵生子的時候,是不打獵的,捕到小魚是該放回水里的。所以漁獵也一樣要在適當?shù)臅r候,不可以任性地亂捕亂獵。在現(xiàn)代也是如此,像用電捕魚,或用毒藥投到水里“鬧魚”,都由法令明文禁止,F(xiàn)在的要語叫做“保護天然資源”。林業(yè)也是如此,不可隨便砍伐,否則的話,直接的影響,是土地流失,河床淤塞,失去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導致洪水泛濫的災害。間接方面,甚至影響到雨量減少等氣象方面的異常。過去曾經(jīng)看到許多地方所謂“童山濯濯”的土山,一個個山頭,像嬰兒尚未長發(fā)的頭一樣,光禿禿的。因為過去沒有什么林業(yè)局去管理或經(jīng)營林業(yè),都是由老百姓自由砍伐,不知道保養(yǎng)森林。

    孟子是鄒人,鄒在魯國,即現(xiàn)在的山東。而他所游歷的地方──齊、魏等國,即現(xiàn)在的河南、山西一帶平原地區(qū),都是農(nóng)林業(yè)和小型漁獵的社會。他又看到當時天下的各國諸侯,包括魏國的梁惠王在內(nèi),都在為了擴充自己的權(quán)力、土地,設法竊國強兵,大量剝奪了老百姓的生產(chǎn)時間和勞力。所以他提出這三件事,對當時的戰(zhàn)國,是非常重要,深具價值的。我們非但不可依文解義來讀這句話,并且不可輕易放過。所以他提出這些事是實施王道的開始,一點也不錯。我們了解了這一層道理,就可知以后孟子一而再的說到“無失其時”、“勿奪其時”,對這“時”字特別重視和強調(diào)的道理所在了。

    孟子建議梁惠王在國內(nèi)實施王道政治,社會安定以后,還要提倡家庭副業(yè),譬如五畝之

    宅,就叫他們種桑養(yǎng)蠶、飼養(yǎng)家禽家畜。然后50歲以上的人可以穿絲織品的衣物;70歲以上的人可以天天吃肉了。到達了這種富庶的小康境界,進一步教化老百姓們,發(fā)揚孝悌的道德,使年長的人不必勞苦,生活能衣帛食肉,國境之內(nèi),沒有人挨餓受凍。孟子說,假使一個國家經(jīng)濟上的富庶,政治、社會中的安定,到達了這樣的情形,卻還不能為國際間的政治領導者,不為天下的盟主,是不可能的。

    ──書選自《孟子他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