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謙詞,今義是形影孤單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語氣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原句是主謂句,感嘆句!坝凇保樵~,與“國”合成介賓短語。“之”,用于主語和介賓短語之間,提頓語氣,強(qiáng)調(diào)介賓短語的意義。
有些書編入這篇文章取成語名“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錯(cuò)誤或缺點(diǎn),只是程度輕一些,卻在譏笑別人。另有成語“棄甲曳兵”也出自這篇文章,常用來形容敗逃的狼狽相。
更多本課教學(xué)資料 返回寡人之于國也 報(bào)錯(cu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