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谑袑嶒炛袑W 徐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⑵ 體會全文激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⑴ 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體會文章思想情感。
⑵ 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提供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⑴ 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
⑵ 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奮斗。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聯(lián)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熟悉。
2、深層理解本文演講后產(chǎn)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課前預備】
1、通讀全文至少三遍,正音正字。
2、查找關于馬丁·路德·金的資料。
3、查找有關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鐘)
2005年10月24日晚,一位92歲的美國黑人婦女在底特律去世。消息傳開,全美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們組織了大量紀念活動。這位婦女就是被稱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的羅莎·帕克斯。(課件顯示圖片)
50年前,她因拒絕在公共汽車上為白人讓座而被捕,這一事件引起了席卷全國的民權運動風潮,這場運動在持續(xù)了381天后最終取得勝利。帕克斯以坐著的方式站了起來。帕克斯為爭取黑人的權益所做的努力獲得了黑人世界及白人世界的廣泛贊譽。大家一致稱她為“美國自由精神的典范”。
1996年,被克林頓授予“總統(tǒng)自由勛章”;1999年,獲得代表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然而帕克斯以一個黑人的身份所獲得的這些,在四十多年前都只是夢想,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馬丁·路德·金1963年在林肯紀念堂前發(fā)表的這篇被稱為“近百年改變世界的八大演說”之一的《我有一個夢想》。(課件顯示文題)
二、介紹馬丁·路德·金(2分鐘)
有人說:當公民權益運動已經(jīng)書寫了100年之際,這里只留下兩個名字:MartinLuther King和Rosa parks。羅莎·帕克斯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并啟動了公民權益運動。而金牧師則從此時接手。
課前,我們也布置了預習,那么再請同學跟著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馬丁·路德·金。
課件顯示圖片及以下相關內容:
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國黑人律師,有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深受圣雄甘地不反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
他一生獲得了三個博士學位。
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qū)樹立了榜樣。
1968年3月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
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三、了解夢想及其產(chǎn)生的背景,把握手法,體會演說家如大江奔涌般的激(28分鐘)
1、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究竟怎樣的夢想竟對世界有這樣的影響力?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跳讀課文,找到相關文段,并概括地說說這一夢想的內容。
明確:“我有一個夢想……”: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2、分析:
⑴ 馬丁·路德·金無論在學業(yè)還是事業(yè)上都獲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夢想?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到相關文段。
明確:“一百年后的今天……公之于眾。”
⑵ 齊讀這段文字。(2分鐘)
⑶ 黑人的生活現(xiàn)狀怎樣?
明確:悲慘的!
⑷ 我留意到文段中有這樣幾個句子,(課件顯示)這幾個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分別說說其作用。(4分鐘)
明確:
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黑人被種族政策所鉗制)
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黑人被隔離,生活境況極度困窘)
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黑人被從自己的家園中趕了出來)
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美國黑人的生存現(xiàn)狀和他們內心的渴望。
⑸ 馬丁·路德·金作為一個黑人,作為黑人運動的領袖,他在列敘黑人這樣的生存現(xiàn)狀時,當是怎樣的心情?
明確:激動的、憤怒的。
⑹ 那么你們覺得剛才是否把馬丁·路德·金悲憤的情緒讀出來了?再讀第二自然段。(2分鐘)
⑺ 作者是通過什么藝術手法來傳達他的心情的?
明確:排比。
排比的作用是──起到強調的作用,加強語氣。
一般三個類似的句子就可以構成排比,表達強烈的情感,而這段文字作者用了幾個句子?為什么?
明確:四個,表示他非常憤怒。
⑻ 朗誦要領:
① 排比句重復部分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
② 需要強調的部分可以通過加重語氣或拖音來達到強調的效果。
③ 易于表達強烈情感的詞要重讀。
這段文字讀時既要布滿激,又要沉痛有力。四個“今天”在讀時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讀的詞有“必須正視”“隔離”“歧視”“窮困”“萎縮”“自己”“故土家園”。(2分鐘)
⑼ 師范讀,生再齊讀。(4分鐘)
3、正是因為黑人在美國毫無地位可言,飽受不平等的種族政策的壓榨,生存狀況無比悲慘,馬丁·路德·金發(fā)出了他夢想的呼告。
⑴ 我們留意到,馬丁·路德·金高唱他的夢想時也是用的什么句式
明確:排比
連用了幾個?──六個
可見他情緒之激動,愿望之迫切。
⑵ 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講的要領,帶著情感和馬丁·路德·金一起高唱他的夢想。
⑶ 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6分鐘)
⑷ 播放原聲錄音,同學們聽后再讀。(6分鐘)
⑸ 這一夢想的呼告如大江奔涌般傾瀉而出,振奮人心。這一夢想的呼告是對未來的展望與描繪,是魚躍大海,鷹擊長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然而他的夢想還不止這些,他還有什么夢想?
明確:“讓自由之聲……響起來……”
用了幾個排比?──11個。
帶著感情齊讀。
師重復“終于自由了……”,作者在連用了六個“我夢想有一天……”和十一個“讓自由之聲……響起來……”后仍覺不夠,還要反復地歌唱自由之歌才覺可以表達他對自由、民主的極度渴盼和希望夢想早日實現(xiàn)的迫切愿望。(3分鐘)
4、在馬丁·路德·金夢想的激亢樂曲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他悲憤而熱烈的情感,更是一個公民的責任,那就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生命不息,為民請命不止。正因為作者飽含深情,正因為作者將個人的夢想與百萬人的夢想、民族的大業(yè)、社會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演講才能產(chǎn)生極強的號召力,才能使群情激昂,才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
四、延伸拓展(7分鐘)
今天,在又過了近半個世紀以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說說你的依據(jù)。
師在學生發(fā)言基礎上舉例并課件顯示:
拳王哈里,影星賴瑞·貝恩,國務卿鮑威爾、賴斯,籃球飛人喬丹
2005年美國黑人生活狀況調查表。
2005年10月8日美國警察毆打一64歲的黑人退休教師,污蔑其酗酒鬧事。
五、小結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段話,我們一起讀一下:
夢想的實現(xiàn)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偉大夢想,還是個人的小夢想。有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有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有的甚至需要幾千年的努力。(課件顯示)
因此,要實現(xiàn)夢想,我們須不斷努力。
【教學評析】
本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落實了《課標》要求,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具有以下特點:
1、符合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
《我有一個夢想》是人教版新課程高一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一單元學習的均為演講辭。在高中階段學習演講辭,是希望學生學習演講的技巧、體會演講的魅力,提高演講的能力;這樣,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就不能只重內容的學習,更要重拓展運用。因此,我在對《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進行教學設計時,將知識目標定為:“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將能力目標定為“體會全文激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抓住文體特征,突出教學重點:
演講一般來說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往往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同時,演講又要以說服聽眾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邏輯性強;因此,在設計中,我先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找到馬丁·路德·金夢想的內容,這樣便幫助學生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確作者的主要觀點。再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馬丁·路德·金產(chǎn)生這一夢想的原因,了解黑人的生活現(xiàn)狀,并通過反復誦讀體會馬丁·路德·金作為一個黑人運動的領袖在列敘這些現(xiàn)狀時激動、憤怒的心情以及把握比喻、排比的藝術手法在表達演講者情緒中的作用。然后再引導學生回頭看作者的夢想,并通過學生個人表演、聽原聲錄音、全班齊讀等多種方式體會馬丁·路德·金在發(fā)出這一夢想的呼告時情緒之激動、愿望之迫切。
3、設計結構嚴謹新奇:
采用這種“V”形結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雖然文章字面意思比較簡單,學生能快速并正確地找到作者夢想的內容,但還僅停留在了解作者觀點的層面,不能深刻體會作者產(chǎn)生這一夢想的思想基礎及激動情緒;而演講辭之所以能打動人,還在于演講者總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點燃聽眾的情緒,并運用語言的力量和多種表達方式激起聽眾的共鳴。引導學生在了解了夢想產(chǎn)生的背景后再回頭看夢想,便能使學生很深刻地體會到馬丁·路德·金發(fā)出夢想的呼告時那如大江奔涌般的激,并能與之產(chǎn)生共鳴。
4、立足人文,發(fā)散思維:
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體會馬丁·路德·金的思想情感、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以及學習一定的演講技巧之后,再引導學生將視線從半個世紀前拉回來,看看今天的美國,談談自己的觀感,說說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否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為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奮斗的遠大理想。這一收束簡潔而緊湊。
這一設計是我為參加我校“第三屆‘創(chuàng)新杯’青年教師觀摩課大賽”而做的,整堂課上下來反響不錯,許多學生直到下課都不能平復激動的情緒,聽課教師在評課時也對此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最后我獲得了這次大賽的一等獎。但反思一下,還是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
1、這篇演講辭的結構安排與一般演講辭不同,是先介紹夢想產(chǎn)生的原因,再談夢想。這種倒裝的結構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演講技巧及體會演講者思想感情的很好的切入點;
2、技巧的學習是為了運用,假如能當堂讓學生仿此文的技巧,運用比喻和排比的藝術手法寫寫自己的夢想并現(xiàn)場演講,則能力目標的完成更完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