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 陳巖紅
【教學目標】
1、感受蘇詞豪放風格
2、理解映襯、虛實相濟的寫作特點
3、誦讀、背誦
【教學重點】
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東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俞文豹《吹劍錄》
二、相關知識
1、回顧作者,完成填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把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合稱為“三蘇”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影響甚遠,與辛棄疾合稱蘇辛。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蘇軾總結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闭紊咸K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chuàng)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2、相關常識:詞的知識: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巨鉆,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詞萌芽于隋唐之際,興于晚唐五代而極盛于宋,是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又稱“曲子詞”,“樂府”,“詩余”,“長短句”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稱作雙調,三片的稱作三疊,本課的兩首詞均為雙調。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
為了說明方便,可將詞在唐宋的發(fā)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時期主要風格代表作家
唐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約艷麗溫庭筠(《菩薩蠻》)、李煜(《虞美人》)、
晏殊(《浣溪沙》)
北宋中葉到南渡婉約、
豪放并舉蘇軾、柳永(《雨霖鈴》《八聲甘州》)、秦觀(《望海潮》《八六子》)、李清照(《聲聲慢》《一剪梅》)
南宋前期壯懷高唱辛棄疾、陸游(《卜算子·詠梅》)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揚州慢》)、張炎(《高陽臺》《渡江云》)
3、背景簡介: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游赤鼻磯,作詞抒懷。
三、放錄音,配樂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注意正音、斷句,體會作者感情
四、檢查預習情況(結合《導學案》預習檢測部分)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公瑾(jǐn)綸(guān)巾 強虜(lǔ) 早生華(huā)發(fā)酹(lèi)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⑴ 浪淘盡(沖洗、沖刷。)
⑵ 千古風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績;杰出的)
⑶ 人道是(說)
⑷ 亂石穿空(陡峭不平的樣子。)
⑸ 雄姿英發(fā)(卓越不凡)
⑹ 一尊還酹江月(同“樽”,酒具。)
3、指出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⑴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借喻、對偶)
⑵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借代、夸張)
4、下列詩句劃分音節(jié)正確的一項是(B)
A、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B、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C、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D、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三國、周郎、赤壁,一詞一頓,鏗鏘有力。)
五、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受意境
六、結合《導學案》“誘思導學”部分,誦讀鑒賞本詞(學生自主探究)
1、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參考:上闋作者的視野開闊,通過比喻、夸張等表現(xiàn)手法,把眼前的祖國的大好河山描寫的宏偉、壯闊、氣勢磅礴,這就為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場作了絕好的鋪墊。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這也體現(xiàn)了作者作為豪放派代表的詞風。
2、本詞中,周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作者為什么思慕周瑜?
參考:詞中的周瑜年輕有為,風流倜儻,溫文爾雅卻又有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正是為如此,已超過周瑜年齡的蘇軾最最渴望的就是象周瑜那樣建功立業(yè),一展宏圖
3、《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⑴ 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yè)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fā)讀者的歷史聯(lián)想。
⑵ 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
⑵ 抒發(fā)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有人說,詞的最后一層含有消極因素,與豪放情調不合,你怎么認為?)
(“多情”在古詩詞中有多種含義,這里主要指詞人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叭松鐗簟敝皇且环N自慰,作者并未想到及時行樂!耙蛔疬酹江月”不過是要向“江月”傾訴壯志難酬的苦悶。上述幾句雖略顯蒼涼,但縱觀全詞,這種蒼涼只是對豪放的補充,二者并不矛盾。)七、再次誦讀本詞,試著當堂背誦全詞。
八、比較閱讀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九、拓展延伸
1、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學習積累)
⑴ 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質更加突出,乙起陪襯作用。詞中“千古風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