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們基礎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蘇教版小語第七冊《說勤奮》一課,以司馬光和童第周兩位人物的事例說明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并且告誡人們“只有一生勤奮”“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學習這篇課文,對指導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培養(yǎng)學生“勤奮”的美好品質,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接受課文的觀點,以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感悟中銘記
在教學中,注意在教學生學習課文語言的同時,讓學生記住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話,明白人生真諦,激發(fā)學習的原動力。
《說勤奮》的第一自然段中這樣的一句話:“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讓學生記住這句話,并付之實踐,將會受益終生。在教學中,能用“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與書上的第三句話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懂得,“勤奮”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學生理解之后,鼓勵學生以“自勉”的形式進行摘記?梢哉f,每個學生都是用整顆心在書寫。贊可夫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摘記自勉,以“我要記”、“我有用”代替了“要我抄”的任務,將一粒!俺晒Φ幕ǚN”播在學生的心田。
二、朗讀中內化
《說勤奮》的第二、三自然段,講的是司馬光和童第周因“勤奮”而取得“成就”的事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將表現(xiàn)他們勤奮努力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再讀一讀。然后啟發(fā)學生:你覺得這些句子該怎么讀?在讀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學生從朗讀中體會到,“司馬光真用功呀!”“童第周真有志氣!”等等學生深有感觸,從心底里自然流露出對兩位人物“勤奮”努力的佩服之情。
三、閱讀中延伸
語文的外延與整個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讓學生在課外搜集資料,閱讀課外書,是拓展與延伸語文學習渠道的重要方面。學習了《說勤奮》這一課后,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名人故事叢書”,讓學生去讀一讀有關司馬光、童第周的其它故事,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后,進入全方位的體味,從自我探索中實現(xiàn)教育的延續(x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