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耀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xué)習(xí)科目:語文
學(xué)段/年級:小學(xué)六年級
探究時間:2課時
一、探究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琥珀》一文中關(guān)于這塊特殊的琥珀里怎樣裹著兩只小蟲這一部分的想象不合理。
能力目標:引導(dǎo)學(xué)生根據(jù)圖中的琥珀進行探究,展開合理的想象,并改寫這一部分內(nèi)容。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xué)生科學(xué)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
二、探究方法及形式
琥珀一文中的掛圖1、2兩張。蜘蛛、蒼蠅(其中之一也可)、膠水。
引導(dǎo)學(xué)生說、看、議、做、想、寫。
三、探究過程
1、說說課文作者怎樣想象兩只小蟲被裹進松脂里
師:述說
師:(出示掛圖1)。邊指掛圖邊歸納邊板書。
歸納: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蒼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兩只小蟲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掙扎著,后來松脂不斷滴下,形成了松脂球,這就是后來的這塊特殊的琥珀。
板書:蜘蛛捕食蒼蠅一大滴剛好落包前俯后仰
2、觀察圖畫,引導(dǎo)探究
(1)出示主圖(琥珀掛圖)。
(2)引言:課文中作者的想象是根據(jù)琥珀來的。也就是說,圖上的琥珀是作者想象的依據(jù),先有琥珀,再有課文中的想象。同學(xué)們,認真地看圖思考,看有沒有疑問,認為課文作者的想象不合理。如果有,請大膽提出來。
生:我覺得這件事太巧合了。
生:蚊子是精靈的,一大滴松脂滴下時,蚊子肯定早就跑了。怎能那么巧,就被粘住了。
(注:我們這里,都把蒼蠅叫做蚊子)
師:說得好!這一點我也想到過,我們打蒼蠅的時候,手一揚,蒼蠅就跑了。打蒼蠅的速度就夠快了。
生:蜘蛛的腿很長,捕蒼蠅時離很遠一跳就捕到了,怎么兩只小蟲中間還有一點距離。
生:松脂本來是軟的,即使有一滴滴住,它們也應(yīng)該逃得出來。
師:還有疑問嗎?
生:沉默。
(3)進一步提示引導(dǎo)。
剛才幾位同學(xué)都談了自己的想法。下面根據(jù)我的提示進一步觀察思考。我從圖中琥珀的整體特點、兩只小蟲的體形特點和腿腳四周的圓環(huán)三個方面設(shè)了幾個疑問,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邊觀察邊思考,然后說出來。
出示小黑板(文字見下):
①看琥珀的整體有什么特點?
②想一想琥珀中的兩只小蟲的樣子是“前俯后仰”地掙扎過的樣子嗎?
③掙扎后能像圖上琥珀中那樣,兩只小蟲身上的毫毛都是張開的,清晰可見的嗎?
④兩只小蟲在松脂里掙扎,為什么只是腿腳四周有圓環(huán),而身體的四周沒有圓環(huán)呢?
問題:琥珀中兩只小蟲從一萬多年前完好地保存到現(xiàn)在,沒有腐爛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說需要什么條件?
(4)學(xué)生根據(jù)上面的疑問和問題觀察思考。
(5)按照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逐一討論、交流、發(fā)言。
①師:我們先看琥珀的整體有什么特點?
生:上面是平的,下邊一個包。
師:說得好!上平下凸。還有什么?
生:沉默。
小結(jié):除了上平下凸以外,整個琥珀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
②回答小黑板上第二個疑問。
引言:課文的作者說兩只小蟲“前俯后仰”地掙扎。同學(xué)們根據(jù)平時生活中的實際觀察:比如蒼蠅在水中、在唾液、鼻液、稀粥等一些粘稠的東西里掙扎是什么樣子?
生:我看過,不是圖上的樣子,是爬著走,翅膀沒張開,成了一個黑疙瘩了。
生:我看過,不是這樣的。我也看過……
生:圖上琥珀里的兩只小蟲沒有“前俯后仰”地掙扎過。
小結(jié):圖中琥珀里的兩只小蟲明顯的特點是落下是什么樣,最后仍然是什么樣,沒有“前俯后仰”地掙扎過。課文作者的想象和實際不符,不合理。
③回答小黑板上第三個疑問。(見上)
生:不能。(都說不能)
④回答小黑板上的第四個問題。(見上)
生:它掙扎過,拔過腿。
生:我看過大人用腳和泥巴,小蟲也跟人一樣,和過松脂。
師:課文的作者說兩只小蟲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掙扎過,為什么身體的四周沒有圓環(huán)?
生:身體沒有陷進去。否則,不可能只有腳那兒有圓環(huán)。
小結(jié):腳陷身未陷,所以腿腳的四周有圓環(huán),身體的四周沒有圓環(huán)。課文作者的想象不合理。
⑤回答小黑板上的問題。(見上)
生:封起來了,松脂里面沒有空氣。
師:大家說對嗎?
生:(意見一樣。)
小結(jié):松脂把兩只小蟲嚴密地封閉在里面,與外界隔絕,沒有細菌侵入,所以不會腐爛變質(zhì)。
3、做實驗,說結(jié)果,證明課文作者想象不合理
(1)做實驗
①老師說明實驗方法:蒼蠅和蜘蛛像圖上那樣放也行,只有蒼蠅或蜘蛛也行。用手捏住它的一支翅膀或者腿,注意要輕,把它放在桌子上。從膠水瓶里倒出一大滴膠水蓋住它,松開手,觀察結(jié)果。
②學(xué)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蒼蠅、蜘蛛和膠水做實驗。
(這時課堂氣氛活躍,同學(xué)們興趣十足,積極投入實驗和觀察。)
(2)讓學(xué)生說說實驗觀察的結(jié)果。(先隨意說,不拘形式和內(nèi)容,自由發(fā)言,滿足學(xué)生的表達欲望。)
生:a有膠水上爬b蜘蛛爬得快,蚊子不行……
(3)老師有針對性地提問,引導(dǎo)、總結(jié)。
①將實驗結(jié)果與課文中的想象對照提出問題。
a、小蟲在粘稠的東西里掙扎是向什么方向爬?
b、能向上爬嗎?
c、能像文中所說“前俯后仰”地掙扎嗎?
生:他們頭在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爬,沒有“前俯后仰”。
生:不能向上爬。
師:大家看的都是這樣嗎?
生:(齊答“是”)
小結(jié):實驗證明,小蟲在粘稠的東西中掙扎只能沿著物體的表面向外的某一方向爬,不會向上爬被封閉起來,掙扎的動作不是“前俯后仰”。作者的想象與事實不符,不合理。
②將實驗結(jié)果與圖中琥珀對照提問。
a、實驗證明能保持圖上琥珀中的落下是什么樣?掙扎后仍然是什么樣嗎?
b、能像圖上那樣兩只小蟲身上的毫毛都是張開的,清晰可見的嗎?
生:我看到蒼蠅的翅膀沒有張開。
師:沒有張開,翅膀怎樣了?
生:貼在身子上,跟身體貼在一起,腿還在爬。
生:不是原來的樣子,成個疙瘩了。
師:大家看到的都是這樣嗎?
生:是。
小結(jié):實驗證明,小蟲在粘稠的東西里掙扎,翅膀、腿貼在身上,毫毛也貼在主體上。作者的想象和實際不符,不合理。
4、分析松脂的粘稠度,證明作者的想象不合理
(1)分析松脂的粘稠度。
引言:我們的實驗是用膠水,那么松脂到底比膠水稠還是稀呢?我們看看圖上的琥珀里兩只小蟲腿腳四周的圓環(huán)就知道了。
生:(馬上說)松脂稠些。
師:為什么?
生:我看過桃樹脂很稠,粘手。
生:松脂稠些。膠水粘住蚊子,蚊子活動,但在松脂里不能動。
生:不是不能動,它的腿就動了的,就是拔不出來,那圓環(huán)就是它拔腿時留下的。很稠,稠得起波圈,波圈散不去。
師:很好。會分析,大家說是不是呀?
生:(回答)是。
小結(jié):我們可以從琥珀中兩只小蟲腿腳四周的波圈(圓環(huán))得知,那是一種很稠的松脂,稠到小蟲使勁動彈后腿腳四周隆起波圈,而波圈不能散平的程度。如果像膠水一樣,波圈就散平了。如果像作者的想象,兩只小蟲在這樣稠的松脂里掙扎,四周應(yīng)該有圓環(huán)。可見作者的想象與實際不符,不合理。
(2)進一步引導(dǎo)思考。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松脂很稠。這樣稠的松脂壓住兩只小蟲,小蟲能掙扎到松脂中間去嗎?
生:不能。
師:不能到中間,兩只小蟲將會怎樣?
生:會爬到邊上去。
師:要注意,是松脂壓住它們,不是膠水,如果是膠水,小蟲會爬到邊上去。好稠的松脂,小蟲的腳陷進去,拔都拔不動。
生:不會到邊上,會壓在松脂下面。
小結(jié):會壓在松脂和樹體之間。這樣不與空氣隔絕,樹皮和木質(zhì)中有空氣,小蟲會腐爛或者留下殘骸,松脂和松樹分離,有萬年的經(jīng)歷,殘骸也沒有了?梢娮髡叩南胂蟛缓侠。
5、引導(dǎo)觀察圖上琥珀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
方法:看、議、想、結(jié)。
(1)啟發(fā)學(xué)生敢于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現(xiàn)在我們明白了,同學(xué)們說說德國作家柏吉爾的想象合理嗎?(生:不合理)我們敢不敢和柏吉爾挑戰(zhàn)?(生:敢)能不能讓我們來想象,使這塊琥珀里如何裹著兩只小蟲的想象科學(xué)合理。(生:能)
(2)引導(dǎo)觀察,展開想象。
①看琥珀的整體形狀特點。
師:從整體上看,琥珀的形狀上平下凸,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這塊琥珀是從樹上一個窩里出來的。不然怎么會下面一個包。
師:想得好!合理。誰還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螞蟻把樹啃了個窩。
師:有想像力。
生:我想那地方有蟲,啄木鳥啄木蟲給那兒啄了個窩。
師:好,真會想!
生:我想是什么東西上到樹上弄了個窩。
師:行。管它什么東西,都可以想。
生:我想樹皮掉了,松脂流到窩里去。
師:想得很好!不受傷。松脂是不會流出來的,就像人身上破了,會流血一樣。我想啊,這個樹干肯定是平著的,不然琥珀為什么會上平下凸。
小結(jié)。凸從凹出,可知松脂是從松樹的凹處脫離出來;可知松樹受傷了,一塊樹皮沒了,松脂淌進凹處。
②看兩只小蟲的形態(tài)特點想象。
師:我們再來看兩只小蟲的形態(tài)特點,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蜘蛛要吃蚊子。
師:是要吃蒼蠅。可怎么沒吃到?怎么被粘住了?
生:那地方有松脂,把它們粘住了。
師:可見兩只小蟲沒來之前就有松脂,是嗎?
生:是。
師:那么,這兩只小蟲是一起來的嗎?
生:有說是,有說不是。
師:請說是的談?wù)勀愕睦碛伞?/p>
生:我想它們一起跳進了松脂里。
師:請說不是的談?wù)勀愕睦碛伞?/p>
生:我想不會那么巧,一起跳進松脂里?隙ㄊ巧n蠅先落進去,它當是水了,想喝水。后來被蜘蛛看到了,去吃蚊子。
師:有道理,想得好!想喝也好,想吃也好,無意中落在那里也行,隨大家想去。那么后來呢?
生:后來松脂不斷地流出,蓋住了它們。
小結(jié):可知松樹上凹下去的受傷處,有一片松脂,再有蒼蠅落在松脂上,又有蜘蛛捕食蒼蠅。后來松脂連續(xù)不斷地淌出,裹住了它們。
③看腿腿四周的圓環(huán),想象。
師:我們再來看兩只小蟲腿腳四周的圓環(huán),想象兩只小蟲當時陷進松脂里怎樣?
生:當時它們陷進松脂里,拔不出來,多焦急呀,使勁地拔呀拔呀,還是拔不出來。
師:很好!它們肯定焦急,肯定使勁地拔呀。
生:我想那個蚊子肯定后悔,不該來。
生:我想那蜘蛛肯定想吃,吃不到,想退,退不了。
生:那蜘蛛肯定罵那蚊子……
師:好!任大家想去。
小結(jié):它們落入松脂后,都使勁地拔動腿腳,留下圓環(huán),最后筋疲力盡停了下來。后來松脂不斷淌出,裹住了它們。這樣才能保持落下去什么樣,后來仍然是什么樣。并不是課文的作者想的那樣巧,對不對?
生:對。
6、改寫。
要求:
(1)不要條件:故事發(fā)生在炎熱的夏天,這個條件不能變。因為炎熱的夏天才會有松脂流出,昆蟲更活躍。
(2)重點改寫兩只小蟲如何被裹在松脂里這一部分。其順序是:樹受傷,松脂淌入傷處——蒼蠅落入松脂里——蜘蛛捕食蒼蠅——松脂不斷淌出,形成了松脂球。
(大家興趣很濃,都寫出了自己的想象段落。這里選擇其一,修改如下:)
一個夏天,正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烤著海邊的樹林。樹林里一棵大松樹受傷了,一小塊樹皮凹了下去,松脂從上部和兩邊淌進了凹處,已經(jīng)是一小片了。這一小片松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黃色的光彩,散發(fā)出一股香味。
一只饑鋨的小蒼蠅大概聞到了香味,或許把這閃光的松脂看成是什么可吸食的東西。它毫不猶豫地撲到松脂上吸食起來,可是一點兒也沒吃到。它想飛走,抬抬腳,糟糕!腳被這東西緊緊地粘住了。它拼命地掙扎,使勁地扇翅膀拔腿,想趕快逃走,可是沒用。最后連翅膀也被粘住了。
這一有趣的事被一只貪吃的小蜘蛛看見了。它心中暗喜,飛快地向小蒼蠅爬去,從小蒼蠅的背后撲上去。它要用兩只長長的“手”把小蒼蠅緊緊抱住美餐一頓,可是沒想到還沒抱著小蒼蠅,它的“長手”就被松脂粘住了。它拼命地掙扎,使勁地拔著手和腳,看著眼前的美食吃不著,想逃走也不能。
多可憐的兩只小蟲!連動一動的力氣也被松脂奪去了。松脂繼續(xù)慢慢地流出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大松樹黃色的淚珠里,最后積成了一個凝固的松脂球,把兩只小蟲緊緊包裹在里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