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儀征張集小學 王天鋒
《村居》是一首教了多年的古詩,在今天的教學中,又賦予它新的涵義。讓古詩融進生活,讓學生融進古詩,體會到古詩背后的內(nèi)容,使學生在古詩文化的熏陶下,激起對祖國古文化瑰寶的熱愛之情。
片段一:
“拂堤楊柳醉春煙”與“煙花三月”
師:“楊柳親切地拂掃大堤是一種多么愜意的意境呀,他與‘醉春煙’有什么關(guān)系呢?(學生啞然)
師:“春煙”的意思懂嗎?
生:不懂。
師:那我們揚州的“煙花三月”指什么意思呢?
生:在三月進行的招商引資活動。
師:為什么活動要在三月搞呢,可以放在秋天嗎?
生:春天客人可以觀賞許多揚州的景點,如瘦西湖、大明寺、個園等。師插,因為春天揚州的景物是一年最……
生:春天是一年景色最美的時候,所以“煙花三月”要在春天進行。
師:“煙花”就是指有春天美麗的景物。誰能看出沉醉在煙花三月中的有哪些景物呢?
生:沉醉其中的有白塔、五亭橋、各種花草樹木。
師:那么《村居》里醉在春煙中的是什么呢?
生:是那長長的楊柳。
生:是詩人身邊的桃樹和小草。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沉醉其中的僅僅是這些植物嗎?
生:還有欣賞它的詩人。
師:對,景物自醉人也醉。
評:從離學生遙遠的古漢語出發(fā),來理解古詩,學生自然無從下手。可我們身邊有與古詩密切聯(lián)系的教學資源——煙花三月,學生對它不陌生,所以,從熟悉的資源出發(fā),引近古詩的學習,既理解了古詩的意思,也加深了對家鄉(xiāng)建設的了解和關(guān)注。
片段二:
“兒童放紙鳶”與“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師:詩的上兩句寫了春天醉人的景色,下兩句寫了活潑的兒童。詩人心中想到了什么呢?
生:詩人想,春天是美麗的,我們要到大自然中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美麗的景色。
生: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是活潑的,春天是兒童的。
師:多美的語句呀,對,春天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神圣的禮物。詩人選擇兒童作為寫作的內(nèi)容,想告訴人們什么呢?
生:告訴人們,三月是兒童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
生:告訴我們,兒童對老師早早放學太高興了,給了他們自由玩風箏的機會。
生:兒童放風箏其實也是春天的一處景色,正是由于活潑好動的兒童,給美麗的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機。
生:春天和兒童永遠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朋友!坝稳瞬唤獯汉卧,只揀兒童多處行”,兒童多的地方正是春天一樣充滿生機的地方!霸娙艘呀獯汉卧冢韮和L箏趣”。
師:多巧妙的改動呀,正準確地反映了詩人對活潑好動的兒童的喜愛,對春天的熱愛,對農(nóng)村的獨愛。
評:春天是兒童的,在煙花三月美麗的日子里,使兒童步入自然,享受自然,放飛風箏,放飛自己的快樂和理想。兒童是春天的,兒童屬于春天生機的組成部分,兒童身上散發(fā)出的芳香是春天的細胞和色彩。當學生體會到兒童與春天融為有機的一體時,古詩背后的文化的乳汁已被學生挖掘并吮吸著,可謂水到渠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