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山小學 季幼華
在新教材二上年級的一篇課文中,有一段講的是臺灣小朋友去北京看雪,文中有一句話:“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正是這短短的一句話,激起臺灣孩子們想看雪,想到祖國北京看雪的愿望。這是課文的核心語言,表面上是一句雪景的描繪,實際上卻是激情的導語。句中“飄”、“鋪”、“披”等動作的運用把北京雪景描繪得絢麗多姿,生動而又形象,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教學時應(yīng)抓住這三個詞,通過邊讀,邊演,邊思,邊議,引導學生以讀激情,以情動心,把閱讀與理解步步推向深入。
(教師可一個實驗分別用“沙!焙汀靶〖埰睆目罩袨⑾拢瑢W生觀察說話。)
教學時出示填空:
“沙粒”從空中下來。
“小紙片”從空中下來。
(用對比方法)
生:“沙!焙汀靶〖埰睆目罩新湎聛怼
老師板書“落”
師:請快速看字典,“飄”和“落”是什么意思,聯(lián)系剛才看到的想一想“飄”和“落”有什么不同?
生:“飄”——隨風搖動,飛揚。
“落”——從上向下掉。
師:這兩個詞的根本區(qū)別是:“飄”輕輕地飛揚著下來,“落”是掉下來,速度快一些。(糾正填空中出現(xiàn)的錯誤)
師:請讀“冬天,天上飄著雪花┄┄”要讀出“飄”的感覺。
(教學中要從觀察實踐中去理解詞義,把抽象的詞解具體化形象化,再從句子中體現(xiàn)詞的意義,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了情感。)
師:誰能通過簡單的動作演示表情地讀出“飄”的味道來?
(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教師請一個同學上來表演朗讀)。
師:剛才這位同學讀和表演得怎么樣?
生:“飄”是輕輕地飛舞,聲音要讀得輕些。
生:還要把“飄”字讀音拉長一些。
生:表演時她的動作輕、軟,表示雪花從空中飄下來的感覺。
(如當學生讀中感情不到位時,教師以此為突破點,及時引導學生評議、糾正,步步深入激情,把閱讀逐步推向高潮)
師:那么“鋪”和“披”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快速查字)
鋪——把東西展開,攤開。
披——蓋或搭在肩背上。
師:為什么雪下地上用“鋪”,雪下在樹上用“披”(讓學生展開議論,發(fā)掘?qū)W生理解智能)
生:用“鋪”,說明雪下得很大,地上積雪很多,很厚,滿地都是。
生:用“披”說明雪積在樹上雪白雪白的,像人披上潔白的衣服,很好看。
師:誰能把“飄、鋪、披”三個詞連起來朗讀這個句子,并配上你想像中恰當?shù)膭幼鳌?/p>
(讓學生自告奮勇,躍躍欲試,把課堂教學再推新的高潮。這時情景在內(nèi)心交融,語言表達與心理反應(yīng)緊密結(jié)合,達到動情,動心的功效)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一句話贊美北京的雪嗎?
生:北京的雪真大啊!
生:北京的雪景真美啊!
生:北京的雪景實在太迷人了!
(這樣學生通過郎讀、演示,情感升華,贊美雪正是水到渠成了)
師:這么美的“雪”,這么迷人的“景”,怎不叫臺灣小朋友動心和向往呢?
教學后記:
這樣根據(jù)兒童認知規(guī)律,把實踐與認識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讀讀,演演,想想,議議,喚醒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調(diào)動學生閱讀積極性,豐富學生語言感受力。
案例中,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塑造了課堂教學新的氛圍,靈活,自然。學生讀、演、議步步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既鍛煉了思維又開發(fā)了智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