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九年制學校小學部 鄭東
這篇課文是長春版第三冊第十版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以寓言為主題,由《盲人摸象》《烏鴉和狐貍》《狼和小羊》三篇課文組成, 不同的故事,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狼和小羊》這篇課文講了一只狼在小溪邊看到一只小羊,便找種種借口要吃掉小羊的故事。這篇課文以對話為主,在一問一答中揭示了狼蠻不講理的兇殘本性。使我們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是不能同他們講道理的,要敢于同他們作斗爭。
新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閱讀中積累詞語.閱讀淺近的童話 寓言 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狼和小羊》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小故事,所以備課中我要以指導朗讀作為教學任務完成的有效途徑。
一、立足文本,確立目標,運籌帷幄
本冊教材,堅持語文教育現(xiàn)代化與民族化的高度結(jié)合,體現(xiàn)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高度統(tǒng)一,強調(diào)學生內(nèi)心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的高度融合,每一單元的教學都是為此服務的,所以確立明確的單元目標很重要.本單元的目標如下:
1、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jié)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2、借助本組課文的圖畫閱讀,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知道課文的大意,并愿意就課文的內(nèi)容與人交流。
4、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體裁。
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認識多音字“背”。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壞人敢于斗爭。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理解課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兒”。
3、分角色讀課文
目標是教學中的指路航標,只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才可以使教學順利的完成。
二、走進文本,寓教于樂,點亮課堂
(1)知文明意
本文選自《伊索寓言》.它是一部寓言集,相傳是由公元前6世紀被釋放奴隸伊索所作。實際上《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的集體創(chuàng)作,是古代希臘寓言的匯編。
《伊索寓言》內(nèi)容豐富、廣泛,大多運用擬人手法。情節(jié)簡單,但形象生動,比喻恰當;故事短小,但主題明確,寓意深刻。
《伊索寓言》在歐洲文學史上為寓言體裁奠定了基礎,對后來歐洲及世界文學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2)統(tǒng)籌全文
本文篇幅短小,內(nèi)容凝練,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對話生動,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選擇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悟理的教學方法會方便學生理解。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時,設計提問:狼三次提問時的神態(tài)各是怎樣的?抓住“氣沖沖、大聲、喊道”等詞進行分析,刻畫狼的兇惡。狼的三次說話中抓住“壞家伙、背地里、不是……就是”等詞句進行講解,狼兇惡,蠻不講理的性格。抓住“吃一驚、溫和、可憐”等詞細細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為下一步弄懂課文寓言打基礎。
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抓住這個重點設計提問:狼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兒,進行分角色朗讀。“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狼的話以粗而低沉的語調(diào)來讀,一字一句充滿惡意;羊的話以溫和、細柔、說理的語調(diào)來讀,“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角色朗讀,鮮明地講角色的性格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寓意。
(3)咬文嚼字
本課需要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認識多音字“背”.對于第一學段的識字和寫字課標中有明確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所以教學中我建議可以采用以往學生熟悉的字理識字、隨文識字、字謎識字、部件組合、借助拼音識字等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安”字便采用字理識字,“安”字:像一個女子安然坐于室中之形。古人用女子靜坐家中操持家務,表示沒有戰(zhàn)爭、沒有災禍,生活過得很平安、很舒適。所以“安”字的本義是安定、安全、安逸,引申為習慣、滿足。此外,“安”字還可以用做動詞,有安置、安放的意思。這樣的講解既明了有有助于記憶。寫字時要注意“反”和“近”的指導。
(4)巧解習題
1、這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小故事,我將朗讀指導予于全文的學習之中,并設計表演,寓教于樂。
2、(1)“讀一讀,再按部首寫下來”。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將相同偏旁的字歸在一起,找出規(guī)律,鞏固識字。
答案:反犬旁:狗 狐 貍口字旁:叼 鳴 哇
鳥字旁:雞 鴉 鴿
(2)“選字填空”。這道題是讓學生區(qū)別已學過的同音字,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字義區(qū)分。
答案:近日進入坐下座位
(3)“讀句子,并注意語氣”。這道題是讓學生根據(jù)標點符號讀句子。帶問號是疑問句,應讀出疑問的語氣。帶感嘆號是感嘆句,表示強烈的語氣,應讀出強烈的感情。
三、走出文本,回歸實踐,收獲成果
要使語文教育真正的深入人的心靈,使學生在心靈中扎下中華民優(yōu)秀文化的根,當然少不了扎實的積累和熟練的運用。
“表達”。這篇課文以對話為主,依托課文內(nèi)容安排了這次表達——編對話。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語言能力及與人交流的能力。
首先,應讓學生找出故事中的對話,知道什么是“對話”,再了解對話中標點符號的用法,知道說的話應用引號引起來。其次,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進行交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內(nèi)容不限。最后,看圖想象編對話,是指幾個小朋友在查閱資料時可能會說些什么。這一部分也可以讓學生在續(xù)編故事時進行想象。
這次表達練習應通過生活中、故事中、看圖想象三個部分完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