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一、指導學生觀察、講述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通過自主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nèi)容,學生逐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學習氛圍。知道在課堂上要做些什么,該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二、聯(lián)系學校實際
各個學校的情況不盡相同,要把觀察圖畫和觀察本校校園結(jié)合起來。如,帶領(lǐng)學生參觀學校,引導學生了解:我們學校的旗桿豎在哪里,我們怎樣舉行升旗儀式;我們學校有哪些專用教室,我們在那里上什么課;我們學校的操場在哪里,那里有哪些體育和游戲設(shè)施,課間、課后我們應該怎樣在那里游戲、鍛煉。農(nóng)村的學校也要讓學生了解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
三、進行模擬練習
觀察、講述之后,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如,進行圖一的教學時,教師和學生可以模擬每天第一次見面時的相互問候;可以在引導學生觀察國旗的同時向?qū)W生簡述參加升旗儀式的要求,并播放一段國歌,師生共同模擬向國旗行注目禮。
四、激發(fā)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觀察第二幅圖時,可以設(shè)計提問:同學們在上什么課?這些字你認識嗎?誰愿意把這些字讀給大家聽?這樣,使那些認識一些漢字的學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fā)他們多認漢字的愿望。同時告訴不認識這些漢字的學生,學習漢字并不難,很快大家都會認識這些字,經(jīng)過語文學習大家都能看書、寫字。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上語文課很有趣。
五、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但起步的訓練十分重要,入學教育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好基礎(chǔ)。如,觀察第三、四幅圖時,要指導學生認真看圖,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同時要指導學生模仿圖中人物練一練,教師逐個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教師在此后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依然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對學生嚴格要求,隨時提醒,及時糾正,常抓不懈。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七、資料袋
〖兒歌兩首〗
上學校
太陽公公起得早,
花兒點頭對我笑。
背上我的小書包,
高高興興上學校。
上課了
叮零零,上課了,
快進教室來坐好。
學習用品放整齊,
等待老師來上課。
老師說話認真聽,
提出問題多動腦。
回答問題聲音響,
大家夸我學習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