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實驗小學 胡海華
2003年秋季,我接受了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一年來,在與孩子們溝通的日子里,我品嘗著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一路摸索著,艱難地走來。但我始終堅持用課程改革新理念統(tǒng)帥教學工作──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用語文教學評價的新理念去評價每一位孩子…… 下面以《比尾巴》一課為例,具體談談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如何走進新課程的。
一、重組課文,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
新課標提倡 “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地、生動活潑地學習,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敢于創(chuàng)新,要用好、用活教材。在進行《比尾巴》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根據教材自身的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調換了課文的順序,重組了一條興趣盎然的、又富有實效的學習課文的“最短程”。我將第一、三小節(jié)的問句和第二、四小節(jié)的答句分別集中在一起,制成了兩張幻燈片“比賽項目”和“比賽結果”,“比賽項目”為六個問句, “比賽結果”為六個答句。讓學生根據這六個“比賽項目”來給動物評獎,根據學生評選出的結果再來公布動物比賽的結果。
實踐證明,在這樣別具一格的教學設計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再是逐句逐段的,而是打破教材原有的文路,有效地整合在教師設計的板塊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很快掌握了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二、語文 活動,體現(xiàn)實踐性
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必須把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動用各種感官,使教學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拘一格,大膽創(chuàng)新、富有創(chuàng)意。課上,我巧妙設計了課堂教學。一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比賽”的情境,給動物們的“比賽”掛出了一個“牌子”──比尾巴(出示課件);接著,教師扮演主持人,學生扮演評委給動物們“評獎”、“發(fā)獎牌”,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 “評動物”活動開始了,瞧,學生們戴著自制的評委帽正在仔細觀看“模特們”表演呢(播放動畫課件),看著他們一個個那興高采烈的樣子,還真有一番風趣!霸u委們”通過細心的觀察,認真的想像,根據比賽項目公正地評出了六位金牌“模特”。
“評動物”活動,學生們的激情萬丈,“發(fā)獎牌”活動,學生們更是情趣高漲?,一只只小手都舉過了頭頂──一個個都不甘示弱,都爭著搶著來給動物們頒發(fā)“獎牌”(出示課件讓學生連線)。學生們在充滿激情的活動氛圍中自由發(fā)展,他們撞開“圍欄”,沖決“堤壩”,感想感說,以獨具個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聽說、觀察和想像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三、課程整合,體現(xiàn)開放性
新課程要求課程整合,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比尾巴》的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 “演動物”、“畫尾巴”,我讓學生帶上動作讀課文,給動物們添加尾巴。學生們無拘無束,自由飛翔,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用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表達出富有個性的五彩斑斕的童心世界。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在舞蹈、繪畫等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得到了展示。
四、拓展延伸,體現(xiàn)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痹诒菊n的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仿照課文給動物的尾巴編“兒歌”。學生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給動物們創(chuàng)編兒歌。有的編“小狗的尾巴像月牙”,有的編“小狗的尾巴像鐮刀”,還有的編“小狗的尾巴像眉毛”……這樣,就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創(chuàng)編兒歌中,學生不僅體味到了成功的樂趣,而且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整堂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靜的課堂動起來。課堂學習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愿學、樂學、愛學。
新課改還剛剛起步,“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