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樵湖嶺小學 趙 丹 向 英
《比尾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短文通過三問三答的對話方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讀來瑯瑯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練習朗讀和識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好問句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在教學本課時,創(chuàng)設比賽的教學情境,通過看尾巴,讀尾巴,找尾巴,說尾巴等各種有趣的形式,營造妙趣橫生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
一、投其所好,自然銜接,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大家都喜歡小動物,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幾種小動物,你們還記得嗎?今天,老師又把它們請來了,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CAI課件出示六種動物的圖片,生一起叫叫這些動物的名字,和它們打招呼)
(點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有趣的方式和課文中的主角們再次見面,和第一課時自然銜接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溫故知新,鞏固生字,鋪墊導入
師:小動物要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呢,但是你必須讀對它們帶來的生字,你們有信心嗎?你想看誰表演節(jié)目?
(CAI課件出示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讀一讀小動物身邊的生字,讀對了小動物的尾巴就動一動。)
師:老師也喜歡看小動物表演,留一個給老師吧。
(教師參與其中,選一個小動物,讀一讀生字。)
師:多好玩的節(jié)目啊,還想再看一遍嗎?讓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讀這些生字吧!
(學生齊讀生字)
師:你們讀得多好啊,小動物們要一起給你們表演節(jié)目呢!
(CAI課件演示小動物一起表演搖尾巴的情景。)
(點評:借助CAI課件創(chuàng)設小動物表演節(jié)目的情境,來復習生字,既鞏固了生字,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為第二課時的導入作好了極其自然的準備。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學生的學習行列,縮短了師生的距離。)
三、朗讀兒歌,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感受兒歌的情趣
師:剛才小動物給我們表演得什么節(jié)目?
(指名學生回答,小動物們在搖尾巴)
師:今天小動物要舉行一次有趣的比尾巴大賽。
1、學習第一組兒歌
師:我宣布比尾巴大賽正式開始!現(xiàn)在是第一場比賽。
(CAI課件出示三個問句: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師說: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指導學生認識“?”
師:這三個句子后面都有一個可愛的小符號,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
生:我知道它叫問號。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它?(指名回答)
學生嘗試問句的讀法。
師:是啊,我們問問題可少不了它呢,想想自己平時是怎么問問題的,再來讀讀這三個有問號的句子。(出示問號,學生試著讀一讀)
指導讀好問句。(根據(jù)學生學情的不同,分A、B兩種情況)
師:誰來讀讀這三個問句?(指兩、三名學生讀,學生讀得較好)
師:你們覺得誰問得最好?(指名說)
師:那我們就讓這位同學戴上大問號,當小老師帶我們大家讀一讀。(讓這名學生戴上大問號的頭飾領讀,其他學生跟讀。)
(指名的幾名學生沒有讀出問句的語氣)
師:老師想當大問號來問一問。(師戴上大問號的頭飾,示范讀。)
師:誰能學學老師的樣子來問一問?誰問得好,就讓他也來當一當大問號。(指名學生讀,讓讀得好的學生戴上大問號的頭飾。)
師:我們一起來當當大問號,讀讀這三個句子。(全班齊讀)
師:你能幫小動物們比一比嗎?(指名回答)
師:他說得對嗎?(CAI課件出示課文內(nèi)容)
師: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讀一讀。(學生練習朗讀)
師:你覺得松鼠的尾巴還像什么?(指名回答)
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朗讀。
師:請女同學當大問號,男同學來回答,朗讀第一場比賽的內(nèi)容。(男、女生練習)
師:和你的同桌互相問一問,答一答。(同桌練習)
師:哪兩個小朋友愿意給我們表演一下,如果能加上動作那就更棒了。(指名表演,師相機評價。)
(點評:朗讀指導以兩場比賽來貫穿,我們將第一場比賽的朗讀作為引導重點,輔以多媒體和頭飾的配合,將無聲的語言轉(zhuǎn)化為激烈有趣的比賽場景,將枯燥的符號以“誰當大問號”這樣的語言轉(zhuǎn)化為對學生的吸引,使兒歌的情趣與學生的感受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了一種樂趣,一遍比一遍讀來有趣,讓人樂此不彼,更有了表演的欲望,為自主學習后面的兒歌打下了基礎。)
2、學習第二組兒歌
師:大家比得這么開心,還有些小動物有點不高興呢。別急,第二場比賽馬上開始。請同學們通過讀書,先在小組里幫它們比一比,然后把比賽的結(jié)果告訴大家。(小組合作學習,讀讀第二組兒歌。)
師:哪個小組來把第二場的比賽結(jié)果告訴大家?(指一到兩個小組朗讀,對合作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3、整體感受
師:兩場比賽結(jié)束了,我們把比賽的結(jié)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全班齊讀全文)
師:多有意思的比賽!誰想來演一演。你想演誰?先自己準備準備。
(學生先自由準備,然后指名戴上頭飾演一演)
(點評:有了第一階段具體的朗讀指導,第二階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采取小組自學的形式進行,在訓練好的學習方法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探索實踐,感受合作的樂趣,激發(fā)愛的情感
師:經(jīng)過兩場激烈的比賽,同學們一定都累了。現(xiàn)在讓我們來輕松輕松。
(在《兩只老虎》的音樂聲中,師生一起唱歌跳舞。)
師:多奇怪的兩只老虎,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森林里也有一群小動物,它們的尾巴沒有了,多可憐啊,讓我們來幫幫它們吧。(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小動物們找尾巴。每組分一些沒有尾巴的小動物,學生把尾巴粘貼到對應的小動物身上)
師:小動物的尾巴都找到了嗎?給我們大家看一看。(展示各組的成果)
(點評:安排課中操《兩只老虎》直接與找尾巴聯(lián)系起來,既是一種課中休息,又是一種聯(lián)系。通過合作的形式幫助小動物找尾巴,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五、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師:小動物的尾巴找著了,多高興啊,一起來慶祝一下吧。我們就來說說它們的尾巴。
(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指名說。)
師:小動物的尾巴多有意思啊,你們能學書上一樣,把這些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也編成兒歌來讀嗎?
(小組內(nèi)練習說,指名說)
師:世界上的動物千千萬萬,它們的尾巴各種各樣,只要你細心觀察,多多去想,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動物尾巴的秘密。
欣賞《人與自然》的片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點評: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安排語言訓練,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表達形式自主表達,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注重了學科間的滲透,真正使學生的智慧得到認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