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陽學院教師教育中心 黃秋芳
教學應該是開放的教學,生活的教學,主體的教學,它應努力為學生構建生活的課堂,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面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中成長。為此,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實施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要轉變“課程即學科、學科即課程”的傳統(tǒng)觀念,走出文本的狹隘視野,廣開思路、因地制宜,讓課程資源真正成為學生和教師共同成長的憑借。課程資源的源頭活水在哪里?其實就在豐富的生活中,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在有心人的明眸里。
【教例】
《自選商場》是人教版第一冊中的一篇識字課文。本文識字的文本環(huán)境是一幅自選商場的插圖,羅列了一些商品的名稱,以及一篇關于自選商場的短文。這里所學的生字與生活有著較緊密的聯(lián)系,課文又貼近生活,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設計教學,本著在游戲中學習,利用學生的不隨意注意識字的原則,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
師:昨天,老師也去了自選商場買了不少東西,想知道我買了什么嗎?
生:想!
教師出示一些表示商品名稱的詞語,基本上是學生生活中常見,但課本中又沒有怎么出現(xiàn)的。學生看到屏幕上所示的詞語,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雖然有不少是學生不認識的詞語,但學生對于老師購買了什么非常感興趣,都大聲地在讀。應該說這是學生識字的原始和積極狀態(tài),也是教師應該珍視的積極狀態(tài)。課堂上小手如林,學生爭著想回答
生1:老師,我知道您買了“牙膏、卷筆刀,鉛筆”。
生2:我知道老師還買了“可口可樂、雪碧、上好佳!
生3:。老師買了“橡皮泥和光明酸飲品”
生4:還有“康師傅紅燒牛肉面”
師:你們真厲害!這么多老師沒有教過的字,你們是怎么認識的呀?
生1:媽媽教過我很多很多的字,我就知道了。
生2:昨天我們在課堂上認識了“筆”,我記得“大大卷”的盒子上有“卷”字,我就知道老師買了卷筆刀。
生3:我平時在電視中看到“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廣告,有很多遍,我就認識了。
生4:我很喜歡吃“上好佳”和“光明牛奶”,所以我認識這兩個詞語。
生5:幼兒園里的時候我們常常玩橡皮泥,那盒子外面有“橡皮泥”這幾個字,我早就認識了。
……
師:噢,小朋友們真能干!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學會了這么多的生字,你們的識字方法很不錯,快去把你的好方法告訴給自己的小伙伴,讓別的小朋友以后也認識更多的生字吧。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方法。
本片段的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識字教學過程過分強調(diào)工具性,局限于教材的做法,在課下,引導學生利用教科書以外的學習資源和課堂以外的學習渠道自主識字,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對文字的敏銳感──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育必須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學生要掌握語文這個工具,就不能光靠課堂上老師講,還要靠課內(nèi)和課外的學生自主參與的大量的實踐活動,使得課堂真正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