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福建省廈門市杏林區(qū)曾營小學 高玉梅
【片段】
初讀課文時,一位學生忽然把手舉得高高的,師示意該生發(fā)言。
生:老師,有個問題我不明白。鯉魚阿姨、烏龜阿姨為什么不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害得小蝌蚪不斷地尋找媽媽呢?
師:你覺得他們什么地方?jīng)]說清楚呢?咱們先把他們說的話用橫線畫出來吧。(學生讀書、劃線。)
生:鯉魚阿姨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結(jié)果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
生:烏龜阿姨只是說:“你們的媽媽頭頂上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還是沒說完整。
師:如果要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生:把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的話合起來說。
生:編個青蛙的謎語讓小蝌蚪猜一猜。
生:把青蛙媽媽的相片直接拿給小蝌蚪看。▽W生們吃吃地笑了。)
師:你們的辦法真不錯。假設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尋找媽媽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她)說一說。
(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
生:告訴你,小蝌蚪。你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頭頂上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生:你們的媽媽不是鯉魚,也不是烏龜,是可愛的大青蛙。她鼓著大肚皮,張著大嘴巴,頭頂上兩只大眼睛,被著綠色的外衣。她是莊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
生:小蝌蚪,荷葉是你媽媽的歌臺,她最喜歡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她是誰?你到荷花池邊去找吧。(教室里一片掌聲。)
師:你真了不起,靈活運用學過的課文中的句子,說得多棒呀!小蝌蚪碰到你們這群熱心又聰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媽媽了。
生:(一生舉手)其實,不能怪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是小蝌蚪找媽媽找得很心急,等不及聽明白就游走了。
生:(舉手又放下,有些猶豫)我認為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是故意不向小蝌蚪說完整的。(師生均感詫異。)
師:為什么?
生:鯉魚、烏龜和青蛙都住在一個池塘里,他們已經(jīng)很熟悉了,不可能說不清楚青蛙媽媽的樣子,他們是想讓小蝌蚪自己去找媽媽。
師:是呀,小蝌蚪找媽媽確實遇到不少困難,但是在這過程中漸漸地長大了。讓我們?yōu)樾◎蝌郊佑桶桑?/p>
(全班鼓掌,師生情緒激昂。)
【點評】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課改過程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的問題。本課例中,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授課方式,及時把握住一學生突發(fā)的疑難:“鯉魚阿姨和烏龜叔叔為什么不跟小蝌蚪說清楚青蛙媽媽的長相”這一契機,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課文、討論、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覺主動地探究學習,從不同角度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教師并不停留于學生閱讀課文,尋找現(xiàn)成答案的層面上,而是通過“如果要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的啟發(fā)性語言,并運用角色換位的方法,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像,讓學生也當一當烏龜、鯉魚阿姨,試著向同桌介紹青蛙媽媽的外貌特點,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大膽想像,敢于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的精神得到了全面的培養(yǎng),同時學生的動口、動腦能力和發(fā)散思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