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區(qū)紅旗小學 陸曉靜
【案例】
師:同學們,小壁虎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它著急地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都──
生:沒有借到。
師:它的心情怎樣?
生:著急。
師:可它不肯放棄,瞧,(這時,一個學生插話:“這次它,找到尾巴了!”我下意識地看看他,他調(diào)皮地笑了。我接著講。)這次它碰到了啄木鳥和小松鼠……小壁虎看見它倆,會怎么說呢?它倆又會怎么回答呢?請同學們學著課文的樣子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學生們開始互相講起來。我注意到學生在講“沒有借到尾巴”的時候,都很沒勁。那個插嘴的孩子更是沒興趣聽了。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何不順水推舟呢?)
師:老師有辦法讓小壁虎借到尾巴了。你們把課文的對話讀得誠懇些,試試看。
(學生的眼睛亮起來了,認真地讀起了課文。)
師:知道嗎?你們的本事真大。幫助小壁虎用請求的語氣深深打動了小魚,它答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啦。小壁虎帶上小魚的尾巴感覺怎么樣呢?
生:它很開心,它終于有尾巴了。
生:它不開心的。這么大的魚尾巴,它怎么用啊,壁虎不游泳的。
生:壁虎是褐色的,書上畫的魚是桔紅色的,它們的尾巴不配。
師:是嗎?你考慮得真周到,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小壁虎用不慣小魚的尾巴,它對小魚說──
生:“謝謝你,小魚,尾巴還給你!
師:小壁虎又朝前走去。老牛終于同意借給小壁虎尾巴了。你們看行嗎?
生:(插嘴的孩子)老牛的尾巴太重了,小壁虎也不能用。
師:換成其他動物的尾巴呢?
生:也不行。
師:為什么?
生: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師:說得真好,F(xiàn)在你們不需要為它擔心了?矗”诨⒒氐郊依,媽媽笑著對他講──
生:“傻孩子,你轉(zhuǎn)過身來看看!”
師:小壁虎轉(zhuǎn)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
生:“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
師:這是一條──
生:自己的尾巴。
生:適合自己的尾巴。
生:有自己用處的尾巴!
師:是的,每種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小壁虎也不例外。
【反思】
這是一則活用教材的案例。案例中,老師體恤學生“不愿意讓小壁虎失望”的純真、善良的童心,機智地順學而導──讓小壁虎借到尾巴,從而解開了孩子心里的情感疙瘩,讓教學得以順暢地進行下去。但教者并不因教學內(nèi)容的臨時改變,而改變既定的教學目標,反而充分利用學生因此更加投入、高漲的學習熱情,更有效地落實了本課的語言訓練目標和情感認知目標,這是難能可貴的,充分體現(xiàn)了教者的教育智慧和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