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宏偉壯麗的天安門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它從初建到現(xiàn)在已有500年的歷史。天安門坐落在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前的廣場,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城市廣場。天安門城樓和它前面的兩座華表的典雅形象,組成了國徽的主要部分,紅色的天安門座落在北京城正中,通高33.7米,原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建于明永樂18年(公元1420年),明朝叫承天門,清順治8年(公元1651年)重新改建,定名為天安門。封建帝王外出舉行重大典禮、親征、迎娶皇后都從此門出入;城樓上是頒發(fā)詔令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從此,新中國誕生了。天安門廣場占地44萬平方米,由舊時的皇宮廣場擴展而成。廣場中央凌空矗立著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雄偉壯觀,莊嚴肅穆。鳥瞰天安門廣場,可看到一條明顯的中軸線,自南而北通過天安門廣場,這是舊封建帝王政權(quán)中心的顯示。紫禁城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都建筑在這條中軸線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