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就像一部童年紀錄電影。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為主題展開,有孩子頓悟人生要珍惜時間的道理,有同伴之間的尊重和互助,有同學之間的爭吵,還有童年小伙伴比絕招的趣事。
根據教材特點,向老師們提供三點建議:(課件羅列,再逐條深入)
一、 抓住關鍵詞句,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在本單元中,學生要能初步掌握“抓關鍵詞句深入體會”的閱讀方法,逐漸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關注“學習伙伴”的提示,抓住課后思考題,聯(lián)系上下文自主思考例如:《和時間賽跑》中有這樣的提示語:“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檢閱》一課,“學習伙伴”引導孩子邊讀邊思考“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和時間賽跑》的課后問題: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比如,“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弊屛覀冋乙徽遥w會體會,再抄下來。《檢閱》一課的課后問題:我有些問題想和大家討論討論: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這些地方,都可以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
(過渡)當學生了解閱讀方法后,要及時遷移運用,鞏固方法。
2、教學中,及時遷移運用,掌握方法:
例如:《爭吵》一課引導孩子抓住關鍵字“挨”,體會它到底好在哪里?學生通過聯(lián)系前文,結合朗讀,體會到主人公的猶豫、矛盾的心情。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找類似的字詞,體會含義,欣賞用法并讓學生結合實際運用語言,“生活中,你碰到過這個詞語嗎?”
利用《檢閱》的課后問題,引導學生:“你有什么問題想和同學討論討論?”
3、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
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老師也要多多提倡在書上做記號,不動筆墨不讀書,“劃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語句!薄霸谖闹辛粝伦约旱乃查g感受或疑問!
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些方法一定會轉化為學生的習慣,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的。(鳥兒大了,什么林子便都有了。)
二、換位思考,挖掘空白,深化感悟
本單元的課文情節(jié)生動、曲折,貼近孩子的真實生活。所以他們很容易進入情境之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文中主人公心情的變化,孩子們的表情也會隨之變化。這時,孩子已經有了換位思考的真切體驗,對課文感悟得就比較深刻。
讓孩子換位思考的方法有很多,像老師語言渲染,學生朗讀體驗等等。本單元課文還可以挖掘空白,讓學生在合理想象中,與課文對話中,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比如:(課件出示)《檢閱》一課第六自然段“勸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這里為教師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更為珍貴的東西找到了契機。
問題設計:(課件出示)
“如果你是兒童隊員中的一員,你會怎么處理呢?為什么?”
“同學們,你們碰到過類似博萊克這樣的事嗎?”
“同學們,你們想想,腿有殘疾的博萊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勵和信任呢?那么此時的你會怎樣處理博萊克這件事呢?”
第一個問題,孩子可能有以下幾種看法:
1、不讓他參加(因為讓一個靠拄拐走路的人參加檢閱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2、把他藏在中間,(因為這樣既讓博萊克參加了檢閱,又不會影響到檢閱的隊伍,豈不是兩全其美?)
3、讓博萊克參加,至于讓他站在哪里,我會按從高到矮的順序來決定,這樣做就很公平。
只靠文本,孩子還是很難與博萊克的心靈產生共鳴,畢竟學生還是較難體會一個殘疾人內心世界。為了拉近學生與博萊克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碰到過類似博萊克這樣的事嗎?”
孩子們會有自己的經歷。比如:“我長得胖,有些同學就取笑我,還給我取綽號。”“我因為跑步跑得慢,一些同學就不讓我參加接力賽,其實我很想參加,我覺得好難過。”“我媽媽經常說我笨,對我?guī)缀醵紱]信心了,我覺得好難過,我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了!
聽了學生的心靈對話,老師最后追問:“同學們,你們想想,腿有殘疾的博萊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勵和信任呢?那么此時的你會怎樣處理博萊克這件事呢?”
此時,學生會有新的感悟:“我一定要讓博萊克去,并且我要告訴他,他一定能行的!薄拔也坏屗麉⒓,并且要讓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讓大家都羨慕我們!
通過挖掘課文的空白點,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去想像思考,從而獲得情感的升華。如果老師們仔細鉆研一下課文,像這樣的空白能找到很多。
三、閱讀牽引,聯(lián)系生活,真情寫作
每個孩子都有童年,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一段難忘的故事。所以本單元的教學除了和課文對話,與主人公一起成長,一同體驗之外,還應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聯(lián)系各自的生活實際,分享童年的快樂。
比如口語交際和習作就是說說寫寫自己學本領的故事。《爭吵》的課后練習還有一次小練筆,寫寫和同學發(fā)生過的一件事。寫的內容不一定是爭吵,注意引導孩子寫印象深刻的事,寫真實的事。(舉例附件1:出示學生作文《去年校運會上發(fā)生的事》)
學生寫真實的事,往往是有感而發(fā),寫得也親切流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隨機上些口語交際和習作課,比如上一節(jié)科學課做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實驗,那我的下一節(jié)語文課就變成了“聊天課”。我發(fā)現(xiàn),正式的口語交際課往往上得了無生氣;而“突然襲擊的”課卻常常是異彩紛呈。我想讓老師們看一段學生作文,看看學生有多喜歡(舉例附件2:出示學生作文片斷)
怎么抓時機?選擇學生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大家猜猜學生接下來寫了一件什么事?(一段時間,學生的課桌就像個繡花枕頭,趁早操機會,我偷拍了幾個典型。第二節(jié)語文課就上了堂口語交際課,之后就寫了這篇小練筆。)
(舉例附件3:出示學生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
寫給王老師的一封信
王老師:
您好!
今天下午,您為我們上了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課──“記者招待會”。在這節(jié)課上,您一一回答了“記者”們的問題,為我們講述了關于您的左手受傷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原來是在昨天我校舉行的教師排球賽上,陸老師的一只刁球打過來,您身子往后一閃,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摔倒了。您講到這里的時候,許多同學都笑了,我卻沒有笑。因為你們隊輸了,您沒有接到那個球。您又繼續(xù)說,忽然您發(fā)覺您的屁股下有您的一只手,開始您沒有感覺到痛,到了晚上,您說您覺得左手很痛。部分細節(jié)您講得栩栩如生,聽完了這件事,我想到了一句話:“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今天一整天,我真得很害怕,不敢看您,怕看到您的左手,更怕看到您在慢慢地摸您的傷口──這是您感到痛的記號。因為您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真的很愛您。
今天下午,於思琪的爸爸來接於思琪時,看見您的左手像白面包一樣,便問您怎么了。您把事情說完后,還輕描淡寫地加了一句:“小問題,沒什么大不了的!逼鋵嵾@時您的手在隱隱作痛,是嗎?王老師您很堅強,雖然您的手受傷了,但您仍以微笑面對生活。
祝您
早日康復!
您的學生文文
2004年3月30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