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心小學 徐順蘭
《驚弓之鳥》是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一個叫更羸的人,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將天上飛的一只大雁射了下來。
這篇課文共有9小節(jié),通篇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敘述故事的,其順序是:更贏看到天上一只孤單失群的大雁,向魏王提出,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來;接著他不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那只大雁果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最后更羸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掌握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弄懂“能手”、“大吃一驚”、“愈合”、“孤單失群”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更羸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的原因。
3、練習復述課文。
這些目標分兩課時完成,許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是在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基礎(chǔ)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的原因;體會更羸的分析是正確的,以此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
新大綱強調(diào)“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痹S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朗讀教學,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整節(jié)課自始至終書聲不斷。教師只是中國撥的作用,引導學生讀好書,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原則。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給方法引導讀
學習方法是學習的指南,有了好的方法,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許老師教學的這節(jié)課在導課后,就教給學生“過電影”的方法。所謂“過電影”就是一邊讀句子一邊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畫面。通過想象讓學生入情入境,然后再讀句子時,情感就隨著朗讀產(chǎn)生了。
許老師教給方法后讀第2節(jié)的1、2兩句話,讓學生邊讀邊想,好像看到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獵,一只大雁慢慢地飛來的情景,接著把學生帶入畫面,用投影出示,學生入境后再讀“一只大雁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大雁那種受傷慢飛的情形就感覺出來了。掌握了“過電影”的讀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學生讀進了課文。
二、以點帶面,重點讀
新大綱再一次突出地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因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全班有幾十名學生,老師不可能個個查到、點到。在指導讀課文時也沒時間句句指導,節(jié)節(jié)過關(guān)。許老師采用了“以點帶面”的方法,也就是通過指導一個同學朗讀和指導某一節(jié)課文的朗讀,達到讓全班同學讀好整篇課文的目的。如練習讀2~4節(jié)課文,在學生全面練習的基礎(chǔ)上,指名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抓住更羸很有把握和魏王不相信等兩處語言進行現(xiàn)場指導,讓全班學生練習。這樣,由點及面,以點帶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變換形式,強化讀
新大綱指出:“教師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边@一點許老師做得較好,一堂課上不同形式進行朗讀訓練.學生剛開始接觸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當學生基本上讀得有感情時,教師又激發(fā)他們興趣,讓學生自由組合強化讀,如課文學完后,讓學生找與自己配合好的同學練習分角色朗讀,學生的興趣濃厚,讀得也十分投入。在這節(jié)課上,除了上面的形式外,還運用了范讀、同桌互讀、分角色讀、引讀等形式,通過不斷變換形式,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讀的形式多了,次數(shù)多了,學生對課文也就理解了,課文所包含的感情也體會到了,文章的表達形式也領(lǐng)悟到了。
四、表演放開,匯報讀
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后,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為了調(diào)動學生興趣,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許老師特地設計了表演放開讀,讓學生打破規(guī)規(guī)矩矩的套式,邊讀邊做動作,這樣就把課上活了,學生的興趣濃了,課文讀得透了,教學效果也就顯露出來了。
本節(jié)課許老師除了重視讀外,還注意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重視遷移運用。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力求體現(xiàn)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讀完以后,教師講了一個故事引導學生去運用“驚弓之鳥”這個成語。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新大綱的精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