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官正華
可能緣于本人對古詩詞的喜愛,總想把課堂定位在唯美的詩意當中,所以開課中,總是引用了大段的排比、成語、反問,意圖通過自己的渲染,在學生和文本之間,鋪路架橋,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當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也有一些副作用,可以這么說我的渲染有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時卻是“烏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我今天執(zhí)教了《跨越海峽兩的生命橋》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所以我用“成也蕭何,敗亦蕭何”作為反思的題目。
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課文中的一篇,這組課文的主題是“愛”,所以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性。具體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本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zhì),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三十五鐘下來,第一個目標完成情況良好,第二個教學目標也基本完成,但在“海峽兩岸人民的血泳親情”的感受方面還有所欠缺。因為本人在解讀文本時,僅僅把文本解讀的高度定在“關(guān)愛”這一層面上,對于“血脈親情”的兩岸同胞情忽略了。
課堂中出現(xiàn)的幾個亮點我數(shù)來自于教師的渲染煽情:
一、成也蕭何
1、當學生找到說明骨髓移植的難度大的詞語“談何容易”時,我讓學生解釋這個詞,學生答曰:“不容易!薄昂芾щy”。我并沒有止住腳步,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談何容易”是“談起來都很困難,何況是去做!碑斘覄尤莸亟忉屚赀@句話時,看到學生的表情凝重了,他們已經(jīng)從這四個字中領(lǐng)會到骨髓移植的方法實施起的難度太大了。這是文章的“眼睛”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教學目標二就很難過錯成,所以在這一點的講解上,我是成功的。
2、當學生理解“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這句話時,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流出的僅僅是骨髓,這時,我讓學生轉(zhuǎn)換角度,把自己當成臺灣青年李博士,設(shè)計了一段采訪詞:“你難道不想知道親人的安危嗎?”“你難道不想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嗎?”、“冒著生命危險而無人知曉,值得嗎?”……一系列的排比問題下來,學生再讀句子時,說出了這樣的笑:涓涓流出的臺灣青年的關(guān)愛,是海峽兩岸的深情等等。這是我創(chuàng)設(shè)情境后,學生的靈光涌現(xiàn),對于完成教學目標一、二都奠定了基礎(chǔ)。
二、敗亦蕭何
課堂中的幾處不如意,同樣來自我的語言、語氣不得當:
1、當學生對里氏7.3級地震不熟悉時,我出示了唐冊大地震的時候,有一段深情的解說詞,可是當我解說的時候,看圖片的學生竟覺得地震后的唐山廢墟很有意思,有幾個學生甚至笑出了聲音,更為糟糕的是我沒有理會,只顧自己繼續(xù)“深情”地解說,原本應(yīng)該非常成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此時此刻教師的解說去變得非常“刺耳”。課標要求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求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去并提出具體要求:“關(guān)心作品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當學生出現(xiàn)了價值取向歪曲的時候,我沒有及時糾正,是因為我急于把自己認為寫得很感人的地震介紹展示出來,雖然勉強把我準備的文字介紹完畢,但收到的教學效果卻非常不好。
2、課堂最后,我設(shè)計了一個練習:如果你們是小錢,遇到了捐獻骨髓的臺灣青年,你會對我說些什么?學生對我說的都是:“謝謝你!”之類的感激的話,而我去激昂地大段大段地陳詞,諸如海峽兩岸骨肉情,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學生成為課堂的聽眾,把我自己推到了課堂的中心,取代學生的“主人”地位。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是我擔心學生說得不好,就自己取而代之,沒有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第一位。
三、幾點啟示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教學中的絕對主角,教師是綠葉,走學生盛開時的背景和襯托,教師不應(yīng)剝奪學生原來就少之又少的寶貴的閱讀時間。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應(yīng)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習。
2、課堂是師生交往、交流的動態(tài)舞臺:
教師備課后的教案,不能亦步亦趨地在課堂上展示,把學生當作觀眾、當作讀者,即沒有溝通也沒有交往,更不用說動態(tài)生成。教學歸根到底是一種交往行為,只有在交往中生成,在生成中內(nèi)化,在內(nèi)化中增長。當教學出現(xiàn)“意外”時(如我在介紹地震資料時),當學情發(fā)生變化時,教師應(yīng)立即調(diào)整教案。
3、正確把握文本的內(nèi)涵,引導學生樹立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取舍。如本文中第二個教學目標完成得不理想,就是緣于我對臺灣關(guān)系的敏感造成的。
四、一個教學片斷的修改
拓展:
1、《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什么?
2、假如老師是小錢,你們是為我捐獻骨髓的臺灣青年,我們今天終于見面了,我們之間地說些什么?
(創(chuàng)設(shè)對話情境,老師向?qū)W生提問:是什么讓你不顧個人安危、家人安危救助我?你的家人現(xiàn)在安全嗎?等等。引導學生感受互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