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南坪小學譚金焱】
〖給教學設計留點“空白”·從教師角色的變換出發(fā),體現(xiàn)合作、探究學習〗
教會學生有條理的表達是寫作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我們要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條理清楚地表達。
如四年級《白鵝》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是一個過渡段,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語句簡單,但卻很清楚地給我們展現(xiàn)出了文章表達的條理。全段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焙茱@然,后文將圍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個方面來表達。語言簡練,條理清楚。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王曉琛】
〖淺談閱讀實踐中感悟的策略·感悟的實踐策略·“互文對比”感悟語言精妙〗
現(xiàn)代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認為:“就讀的方面來說,若不參考,分析,比較、演繹、歸納,涵泳,體味、那里會真知讀,哪里會真能讀?”在閱讀教學中,應注意比較分析語言的差別,啟發(fā)學生見微知著,把握精髓,培養(yǎng)學生探求詞語運用之深層奧秘的審美洞察力。我們的閱讀教學是憑借課文這些示范文本來教會學生讀寫。所謂互文參照就是指閱讀某篇文章,找出與此相關的文章來參考、比較,從而達到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在閱讀教學中,緊扣示范文本,進行互文參照的方式很多,其中, “比較式”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人教版《白鵝》教學片段就是運用了“互文印證”的策略:
教學片段:
(巧妙引入略讀課文《白公鵝》第二段,幫助學生體會《白鵝》一文中的“凈角出場”一詞,并對比體會兩位作家的不同妙筆。)
師:見過凈角出場嗎?……
(放片斷)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凈角出場”的樣子。)
師:這是同學們描述的“凈角出場”,要把它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還真有點難。正好,有段話,也是描寫白鵝走路的樣子,寫得非常細致生動,大家來看看是不是“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diān)量著每一步。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pǔ),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節(jié)選自《白公鵝》。
(生邊讀邊用手掌模擬鵝的步態(tài)。)
師:像嗎?同一個意思,這位俄國的作家寫得那么細致生動,而豐子愷先生只用了精煉的四個字──凈角出場。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俄國是沒有京劇的。豐子愷先生用“凈角出場”四個字,中國人便馬上想象出生動的畫面來了。
生:俄國作家筆下的鵝走路的樣子我感覺就是京劇里的凈角出場的樣子。
師:精煉的四個字也好,細致的一段話也好,作者們都用不同的妙筆,栩栩如生地寫出了白鵝走路的樣子,都讓我們形象地感受到了白鵝那高傲的形象。豐子愷先生筆下那高傲的白鵝就像一位“鵝老爺”,而俄國作家筆下的則是一只高傲的“海軍上將”。真是妙筆生花。
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只用了精煉的四個字“凈角出場”,而《白公鵝》的作者則作了一番細致地描述,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都透露著“高傲”,也都透露著作者的喜愛之情,一個凝煉,一個詼諧。教師通過互文參照,不但借助后者的描述巧妙地詮釋了前者的“凈角出場”,而且自然地引導學生對兩位作家的不同語言風格進行比較,通過閱讀感悟,同樣為白鵝,不同國度便有不同風范,中國白鵝如同堂子里的老爺,外國白鵝如同海軍上校。但白鵝的高傲形象是一致的,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是相通的。使學生不但感受了“鵝”的形象,還細致體會了作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