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家長目前孩子們面臨的問題,他們會說:毒品、酒精飲料、嚴重營養(yǎng)紊亂、肥胖、意志消沉等。
根據(jù)巴西16座城市的調(diào)查,這些地區(qū)15%的兒童患肥胖癥、58%的青少年生活中至少吸過一次毒、70%曾喝過酒精飲料。這些問題有著復雜的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些青少年缺乏自信心。例如,肥胖的女青年會要求減肥,因為她擔心身材肥胖會找不到朋友和戀人。自信心的缺乏,會促使疾病進一步發(fā)展。
自信,簡單地說,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或評估。如果自我感覺是肯定的,這意味著他相信別人喜歡自己,相信他有能力戰(zhàn)勝各種挑戰(zhàn)。如果自我感覺是否定的,他會認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會得不到別人的愛,因而膽小怕事,缺乏創(chuàng)造和主動精神。
圣保羅兒童心理學家蒂巴說,父母應該從小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嬰兒降生后,母親的關愛很重要。一歲后當孩子蹣跚學步時,除鼓勵外,必須要求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戴帽。少年期,自信的基石是學業(yè)的成功,但這不等于只是獲得高學分,還應該學會與同學交往,樂于助人。
在鼓勵孩子擁有自信心時,父母要理智和具有辨別力,一味地說‘好’或‘不’,都不對,必須找準平衡點。如果保護過分,孩子會認為,自己無需努力,一切由爸爸媽媽解決。另外,依賴心越來越大后,要求會越來越多,一旦不能滿足,則會大失所望,以為父母不再喜歡他了。
如果家長固執(zhí)地要求子女不但得高分,而且行為完美無瑕,這最終會害了孩子。因為過分的批評,會使孩子膽小怕事,失去自信心,沒有被愛的安全感,以為父母不喜歡自己。因此,善于批評很重要。首先,任何批評都應該針對兒童的行為,決不針對兒童本身。在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時,父母不應該說“真笨,什么都學不會,一點用處也沒有!比绻麚Q句話說“你今年成績下降了,但只要努力,升級不會有問題”,那效果會好得多。專家們認為,可以告訴孩子如何改正錯誤,決不要當著朋友和親屬的面批評孩子,這會嚴重損害兒童或青少年的形象和自尊自信心。任何情況下,都禁止侮辱孩子。
專家們認為,父母關心孩子并認真聽取其談話,子女的自信心就會增長和加強。如果父母自信自尊,子女也會自信自尊,這不是基因遺傳,而是父母在起榜樣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