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qū)解放北路小學 陳 婧
師:書上有一句話這樣說“還有什么別的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呢?”這句話很長,你怎么理解呢?
生:我認為這句話已經(jīng)是最簡單的話了,也只有這句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看,作者是在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情況下激動得重復著這句話的?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生:作者聽到了臺灣教師介紹學校的小禮堂,看到了中國歷代偉人像,才說了這句話。
師:臺灣教師是怎樣介紹的?
(生讀書上的句子。)
師:我們聽得出,剛才這位同學在讀時有個詞讀得特別重;是哪個詞?
(其他學生沒反應(yīng)。)
師:請這位同學再讀一遍,好嗎?
(生再讀。)
師:哪個詞?
生1:他把“光復”一詞讀得特別重。
生2:我認為他把“自己的”這個詞讀得重。
生3:我覺得他把“偉人”這個詞讀得重。
師:書上有兩個“偉人”,你說的是哪個“偉人”?
生:“中國偉人”中的“偉人”。
生4:我認為他把”中國”這個詞讀得挺重。
師:好,我們來比較一下,大家聽的效果不同,感覺到的重音就有所不同。一個句子中的詞語不能都讀重音;否則就沒有重音了。你們說是嗎?
大家體會作者的感情,再試著讀一讀,看看到底哪些詞應(yīng)該重讀。
(生試讀體會。)
師:誰愿意再讀一讀?
(讓開始讀的學生再讀。)
師:你把哪些詞讀得重了一些?
生:我把“中國人自己的”這幾個詞讀得比較重。
師:為什么?
生:我認為這樣讀更能突出這位臺灣教師深厚的愛國情感。
生1:我給他補充一點,我認為把“中國人自己的”這幾個詞讀重,還能體現(xiàn)臺灣教師的一種驕傲、自豪的感情。
師:你們體會得非常好!感受太深了!
師:那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感受著臺灣教師那種愛國的、自豪的情感,再讀這段文字,用心體會一下?
【推薦理由】
新大綱指出:語文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授課教師朗讀指導十分到位,我認為技巧的指導與學生的體驗一樣重要。此授課教師發(fā)現(xiàn)讀得好的學生,馬上讓其他學生評價、學習,生生互動促使學生深入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既使得課堂氣氛融洽,又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lǐng)悟到作者那滿腔的愛國熱情,感受到作者那一顆砰砰直跳的愛國之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